1月17日上午,在河北省武邑县武邑镇后张桥村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箱箱红梨通过自动传送带从冷藏库里被传送出来,工人们忙着打包、装车、发货。当天,武邑县供电公司兴武供电所员工翟文智和赵信会来到合作社,帮助排查冷藏库用电安全隐患。“红梨的冷藏、筛选、清洗、烘干、包装等环节都需要电,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合作社负责人武进达介绍。
武罗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果树、蔬菜等种植,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发展种植业。
2020年3月,合作社实施电气化改造,不仅投用了精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设备,还安装了果树扰流防霜风机。得知这一情况后,兴武供电所主动对接合作社,了解合作社新增设备用电负荷,为合作社安装了12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1400千伏安,并指导客户完成了10千伏专用供电线路建设,以满足红梨种植用电需求。
依托合作社统一管理模式,后张桥村的红梨种植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合作社新建了一座年储量5000吨的现代化智能冷藏库。
围绕红梨种植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武邑县供电公司通过农网改造项目为合作社架设10千伏线路23千米、0.4千伏线路1.1千米、电缆0.95千米。该公司还制订专项服务方案,安排员工在灌溉、收获、储存等关键环节,定期到红梨种植基地帮助客户检查用电设备;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优势,组织台区经理到合作社讲授安全用电知识;建立台区经理与合作社负责人沟通联系机制,确保及时解决合作社用电问题。
2024年5月15日,合作社工作人员在给梨树浇水时,水泵突然停止工作,并冒出一股黑烟。翟文智接到武进达的求助电话后,立刻赶到合作社查看情况。
经过排查,翟文智发现,变压器到水泵配电房间的电缆被烧毁。这段电缆归客户所有。为了不影响梨树灌溉,2人帮客户更换了电缆,为企业恢复了供电。
“以前,村民分散种植红梨,收益不高。合作社建成后,我们开始规模化种植,销售额不断增加,帮助种植户实现了增收。未来,我们将延长红梨产业链,生产红梨养生盏、红梨膏等产品,让更多的农户致富。”武进达说。
目前,后张桥村及周边11个村共种植红梨树4.2万亩,亩产红梨3000千克,每亩种植收入达3万元。红梨产业带动了后张桥村村民及周边140多户村民就业。(李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