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电> 综合新闻

青海都兰县新源村里来了电网“亲戚”

中国能源网 发布时间:2024-01-11 10:32:12 作者:王雅白 许小萍 王佳

  “亲戚来喽!亲戚来喽——”1月4日,国网青海海西都兰县供电公司香日德供电所员工蒲晓顺和李有林的身影从田垄上一出现,新源村的乡亲们就远远地喊到。俩人穿过阡陌纵横的麦田,脚下齐茬的秸杆仰望着水一样清澈的天空。更远处,是村里的乡村振兴牧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电站,牛棚上的光伏板反射着冰蓝的光芒,像蓝色的火苗。

  位于都兰县香日德镇的新源村,是国网海西供电公司“村网共建”联建村。村里208户813人,由汉族、回族等5个民族组成,主要以农牧业为主。经过两轮农网改造升级,村里的农业生产与农畜产品加工已实现电气化。

  2023年,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供电服务,拓展延伸乡村供电服务范围和渠道,方便村民在家门口办电,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与都兰县香日德镇镇政府、新源村村委会协商,利用村委会的一间房,作为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村里有“电”事,就地就近解决,再也不用跑到8公里外的供电所去办理。国网都兰县供电公司香日德供电所员工蒲晓顺是土生土长的新源村娃,又是这片儿的台区经理,便成为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的驻村网格员,兼村安全用电宣讲员、供电设施巡护员、并网项目联络员。

图为驻村电力网格员为村民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按照原定计划,今天蒲晓顺和李有林回村办公,除了要现场解决乡亲们的日常用电问题外,还要顺便摸排一下村里电采暖情况,及早做好用电负荷增长的预判。

  蒲晓顺和李有林一进村,村民冶建国便拦住他俩:“我家电闸哧啦哧啦响着哩,你们快帮我看看。我阿妈的制氧机还插着,我就怕有啥闪失。”蒲晓顺和李有林一听,拔腿就往他家跑。李有林扶着梯子,蒲晓顺打开后屋墙上的配电箱,仔细察看后发现,开关的接头螺丝松动了,便用专用工具拧紧了,随后对冶建国说:“表箱里的漏电保护器有些老化,触头有些接触不良,换个新的就好了。”冶建国连连点头,试探了下电褥子温度,安慰80岁的老阿妈:“亲戚给咱把电修好了,制氧机你放心用。”

图为电网员工为村民解决家庭用电问题

  蒲晓顺最挂心的“上面光伏发电,下面牛棚养牛”的牧光互补一体化项目,是新源村村的集体产业,也是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希望。该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5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为村里带来30万元左右收入。作为该项目的联络员,从项目储备立项、开工建设,蒲晓顺一直忙前忙后地动态跟踪,早介入、早服务,着力满足项目负荷接入需求。

  忙罢这些事儿,已是中午。村党支部书记贾风云拉着蒲晓顺和李有林,马不停蹄赶到项目现场。蒲晓顺拿出随身携带的黑皮笔记本,翻给他看:“这项工作现在正按程序正常流转,已经到了消缺阶段,等消除全部缺陷后,就进入到验收阶段,验收合格后就能并网了。”

  “村级光伏电站后期的日常运维,离不开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们邀请国网都兰县供电公司的技术骨干,给乡亲们讲解光伏项目运维经验、技术,引导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到光伏电站的后期维护中。”新源村驻村第一书记严煜坤说。

  “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还能帮助村民掌握和提升就业技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真是一举多得啊。”贾风云被高原的风吹得黑红的脸膛上,露出淳朴的笑容。

图说为电网员工现场了解都兰县香日德镇新源村“牧光互补”项目。

  近年来,国网都兰县供电公司不断优化县域农网网架结构,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梳理村电网计量装置、配电设施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症结,开出破题良方。因地制宜补足村网短板,提升村网供电可靠率。并着力提升供电所服务水平,加大“网上国网”APP在村里的推广应用力度。

  新源村的主供电线路10千伏香五路经过线路绝缘化改造、加装一二次融合开关后,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986%,供电可靠率达99.828%。村里45户养牛专业户纷纷添置了铡草机、粉碎机、饲料机等大功率电器,还计划年后扩大生产养殖。

  “村网共建”让高原偏远乡村用电更舒心,还为新源村蹚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家底子”,鼓足了群众收入的“钱袋子”,也开了乡村电气化、电气化乡村幸福生活的又一条“新源”。

  来源:中国能源网 作者:王雅白 许小萍 王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