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河西 越陇南

作者:秦铁飞 发布时间:2017-05-12 来源:中国电力网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有一条长长的走廊,东西千余公里,它就是位于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它由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组成,占甘肃东西之长的一半。走廊南北最宽处仅有百公里,因其处黄河的西面,故被称为河西走廊。历史上,张骞、玄奘、马可波罗等人都曾从这里走过。

  历史的烈烈长风,卷起的漫天黄沙,不时诉说着河西走廊的过往。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甘肃境内西至河西、东至陇南,跨越9市22县,座座铁塔、根根银线,就像河西走廊上的卫士,连接着古今朝、连接着东西方。

  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刘彻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纳入西汉版图。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的部分。目前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

  初进走廊,就感到了它的狭窄和遥远,天高地阔,甚至有些野性。如今,戈壁滩上白色的丛林就是甘肃打造的全国第一座“陆上三峡”千万千瓦级大型风电基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电网飞架,强大的电流,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电网发展也为动车插上了翅膀,原本从兰州出发2天才能到达的酒泉,如今4个多小时就可抵达。

  酒泉自古都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酒泉市十字街头矗立着鼓楼,鼓楼下有四门通向东西南北,就像曾经的酒泉在中国版图上的位置一样,四通八达。酒泉,对它地名的来历人们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有说古时酒泉郡下有金泉,其水如酒,称酒泉;也有说,城下的泉水,可以酿酒,故得名;还有一说,是民间百姓流传最多的,相传西汉名将霍去病把庆功的御酒倒入泉中,同将土共享,故有酒泉的美名。

  有酒便有杯。王翰的凉州词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酒泉的夜光杯名扬天下。墨绿色,半透明,取材当地,经过磨制成形。一方夜光杯,不知盛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豪情。

  沿着酒湖线路工程来到张掖,刚下车,扑面而来的是湿润的空气,干燥已久的脸上立刻就舒服了许多,仿佛置身于江南腹地。祁连冰川的雪浪偏爱张掖,只见它到处水团团,阡陌纵横,五谷丰登,人杰地灵。张掖是“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之意。正如其名字一样,张掖在丝绸之路开通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全国第一大卧佛就坐落在这里,还有木塔寺和马蹄寺。木塔,是石木结构,观后定会称绝,在马蹄寺,那裕固人的敬酒歌会把你唱醉。焉支山下的山丹军马场,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她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岸披上五彩霓裳,使人流连忘返。

  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因汉武帝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的武威,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重镇。一尊“马踏飞燕”,就是在武威市城北4公里的金羊乡的雷台出土的。汉铜奔马高34.5厘米,宽10.1厘米,长45厘米。虽然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一只马蹄上,却显得稳健、不失重,表现出能工巧匠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运用平衡原理的水平。同时艺人把奔马的力量与速度巧妙地融合起来,这就是从五千里疾风劲草、八万丈天界飞云走来的“天马”——东汉铜奔马。当它在偏僻、遥远的中国西部腾空出世,就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大名片。耸立在武威西夏博物馆的西夏碑,是一部珍贵的西夏、汉文对照字典,它是世界上西夏文和汉文对应字数最多的碑刻,它的存在叩开了辨认西夏这失传已久民族文字的大门。

  酒湖线路工程从武威进入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的白银市。白银,这座全国唯一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建于汉代。明朝洪武年间,官方曾在现市政府驻地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因白银市是全国著名的铜工业基地,又被誉为“铜城”。1956年,震惊世界的白银矿山大爆破,拉开了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的序幕。在白银市南端的会宁,因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而闻名中外,被列为全国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距白银市70公里的黄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让游者驻足。

  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相传伏羲及女娲均出生于天水,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近年来,天水每年都举行盛大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证明,早在7800年前,这片土地上有我们的祖先生息繁衍的痕迹。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天水古文化,她是华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东南侧的麦积山石窟被称为东方的雕塑之宫,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经过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都有凿修。窟现存塑像70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中,成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陇上江南。从成县驱车去鱼窍峡,观赏全国三大摩崖石刻之一的《西狭颂》。据资料介绍,《西狭颂》是记录修筑栈道的摩崖石刻,镌刻于东汉,是成县人仇靖作序并书。《西狭颂》原称《惠安西表》,意思是“以仁爱安抚西狭的奏表”。《西狭颂》是后人据记事颂德的碑文而著。碑文内容讲述的却是西汉武都太守李翕的政绩、功绩。据记载,他亲临峡谷视察,组织力量沿崖修筑栈道,使过去乱石嶙峋、常常马仰车翻的险路,成为夜可行走的坦途,施惠于民。碑文这样写道:“馔山浚渎,路以安直。继禹之迹,亦世赖福。”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撰文者对太守的赞美之情。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河西走廊又焕发了新生,再一次站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

关键词:电力新闻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