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村走出“艺术范儿”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北戴河村一处处原本破落的老宅院,经过改造,变成了创意十足的“艺术院落”,吸引着八方来客。清澈的戴河倒映着两岸翠柳,那缓缓流淌的河水似乎在传唱着小村的故事。

电足,蔬菜种植蓬勃兴起

北戴河村,这个与京畿旅游胜地北戴河同名的小村落始建于明代,因戴河流经村落而得名,共有1070户2850人。

上世纪70年代,这个距离海滨较远的小村开始发展种植业,村民纷纷建起了蔬菜大棚。那时,蔬菜大棚里不通电,种植户极为辛苦。

“靠人力挑戴河水浇地、放卷帘保暖;天黑后,家家都得提着煤油灯去大棚照看蔬菜;到了冬天,还得烧煤给蔬菜供暖,忒费事。”北戴河村76岁的村民李之盛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的生活也过得极为单调。“村里见到灯光都是新鲜事。到了1985年,村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李之盛回忆。

上世纪80至90年代末,随着国家“分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建大棚的村民更多了。电不够用,于是村民自筹资金办电。“当时,电杆多是木杆,电线细还破股。变电台区也没有防雷设备,一遇到刮风下雨,不是电压不稳就是停电。”北戴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国清说。

2002年,农业小村盼来了农网改造升级。北戴河供电分公司为北戴河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立电杆152根,架设0.4千伏线路7542米、10千伏线路1200米,安装电表箱184个,装表990户,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8台,让村子通上了动力电。

“当时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近200斤重的塔材和水泥杆全靠人抬。施工人员起早贪黑地干,终于赶在11月底顺利完工。”61岁的戴河镇供电所退休员工冯金龙说起当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2006年,供电公司为机井通上电后,村民用起来方便快捷,纷纷添置抽水泵。用电一下紧张了。

2011年,北戴河村供电“卡脖子”问题变得特别突出。村里抽水泵全开时经常跳闸,蔬菜种植户干着急。北戴河供电分公司更换老旧线路,敷设10千伏架空绝缘导线7.8千米,新立电杆178基。

节能灯安上了,电动卷帘机用上了,滴灌种植实现了,电气化走进了蔬菜大棚。

“以前,两亩地两个人用3天才能浇完,农网改造升级后,一个人用不上半个小时就浇完了。”蔬菜种植户李家滨一边说一边将电卡在电磁表上一插。不到一分钟,地里就来水了。“水足了,菜长得好,能卖上价,一个棚平均每年增收4000元。”提到收入,李家滨特别开心。

电兴,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进入21世纪后,北戴河村蔬菜种植产业风生水起,村民生活也日新月异。2007年,400多户村民从脏乱的老宅院搬进宽敞亮堂的返迁房。“住进新房,大到空调、冰箱小到吹风机,各种家用电器都置办全了。”李家滨说。

富起来的村民不再满足仅靠种植业发家致富。2015年,北戴河区政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村里闲置的旧宅院统一管理,吸引艺术机构入驻,打造成人文气息和创意浓郁的“艺术院落”,与之相配套的民宿业也蓬勃发展。

2016年“艺术院落”建成,游客徜徉其间,品尝农家饭,体验陶艺、扎染、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乘舟慢游戴河,好不惬意。“艺术院落”游客体验区的烧瓷、根雕设备是用电大户。除此之外,为了游客住得舒适,村民也在民宿内部环境上下功夫,空调、电视机、冰箱成了标配。

“供电公司特别及时地为配网改造增容,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打出了富裕量。”李国清说。戴河镇供电所全力配合北戴河村美丽乡村建设,为该村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3台,敷设低压电缆线路1.7千米,更换低压计量箱7台,将1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200千伏安,更换0.4千伏架空线路11千米,解决了“艺术村落”用电难题。

三年来,“艺术院落”每年平均接待游客5.4万人次,村民的腰包一下子鼓起来了,年人均收入达两万元以上。

“我家老宅院租了出去,每年租金收入一万元。家里搞了特色采摘园、种植有机蔬菜,一年又能赚8万元。”改革开放40年,53岁的村民李国武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舒坦日子”。

关键词: 区块链, 河北电力

主办单位:欢迎光临beplay彩票 网站运营:beplay体育在线官网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beplay体育登录官方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北戴河村走出“艺术范儿”

作者:王胜利 张媛 发布时间:2018-11-06 来源:电力网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北戴河村一处处原本破落的老宅院,经过改造,变成了创意十足的“艺术院落”,吸引着八方来客。清澈的戴河倒映着两岸翠柳,那缓缓流淌的河水似乎在传唱着小村的故事。

电足,蔬菜种植蓬勃兴起

北戴河村,这个与京畿旅游胜地北戴河同名的小村落始建于明代,因戴河流经村落而得名,共有1070户2850人。

上世纪70年代,这个距离海滨较远的小村开始发展种植业,村民纷纷建起了蔬菜大棚。那时,蔬菜大棚里不通电,种植户极为辛苦。

“靠人力挑戴河水浇地、放卷帘保暖;天黑后,家家都得提着煤油灯去大棚照看蔬菜;到了冬天,还得烧煤给蔬菜供暖,忒费事。”北戴河村76岁的村民李之盛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的生活也过得极为单调。“村里见到灯光都是新鲜事。到了1985年,村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李之盛回忆。

上世纪80至90年代末,随着国家“分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建大棚的村民更多了。电不够用,于是村民自筹资金办电。“当时,电杆多是木杆,电线细还破股。变电台区也没有防雷设备,一遇到刮风下雨,不是电压不稳就是停电。”北戴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国清说。

2002年,农业小村盼来了农网改造升级。北戴河供电分公司为北戴河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立电杆152根,架设0.4千伏线路7542米、10千伏线路1200米,安装电表箱184个,装表990户,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8台,让村子通上了动力电。

“当时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近200斤重的塔材和水泥杆全靠人抬。施工人员起早贪黑地干,终于赶在11月底顺利完工。”61岁的戴河镇供电所退休员工冯金龙说起当时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2006年,供电公司为机井通上电后,村民用起来方便快捷,纷纷添置抽水泵。用电一下紧张了。

2011年,北戴河村供电“卡脖子”问题变得特别突出。村里抽水泵全开时经常跳闸,蔬菜种植户干着急。北戴河供电分公司更换老旧线路,敷设10千伏架空绝缘导线7.8千米,新立电杆178基。

节能灯安上了,电动卷帘机用上了,滴灌种植实现了,电气化走进了蔬菜大棚。

“以前,两亩地两个人用3天才能浇完,农网改造升级后,一个人用不上半个小时就浇完了。”蔬菜种植户李家滨一边说一边将电卡在电磁表上一插。不到一分钟,地里就来水了。“水足了,菜长得好,能卖上价,一个棚平均每年增收4000元。”提到收入,李家滨特别开心。

电兴,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进入21世纪后,北戴河村蔬菜种植产业风生水起,村民生活也日新月异。2007年,400多户村民从脏乱的老宅院搬进宽敞亮堂的返迁房。“住进新房,大到空调、冰箱小到吹风机,各种家用电器都置办全了。”李家滨说。

富起来的村民不再满足仅靠种植业发家致富。2015年,北戴河区政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村里闲置的旧宅院统一管理,吸引艺术机构入驻,打造成人文气息和创意浓郁的“艺术院落”,与之相配套的民宿业也蓬勃发展。

2016年“艺术院落”建成,游客徜徉其间,品尝农家饭,体验陶艺、扎染、剪纸等传统手工艺,乘舟慢游戴河,好不惬意。“艺术院落”游客体验区的烧瓷、根雕设备是用电大户。除此之外,为了游客住得舒适,村民也在民宿内部环境上下功夫,空调、电视机、冰箱成了标配。

“供电公司特别及时地为配网改造增容,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打出了富裕量。”李国清说。戴河镇供电所全力配合北戴河村美丽乡村建设,为该村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3台,敷设低压电缆线路1.7千米,更换低压计量箱7台,将1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至200千伏安,更换0.4千伏架空线路11千米,解决了“艺术村落”用电难题。

三年来,“艺术院落”每年平均接待游客5.4万人次,村民的腰包一下子鼓起来了,年人均收入达两万元以上。

“我家老宅院租了出去,每年租金收入一万元。家里搞了特色采摘园、种植有机蔬菜,一年又能赚8万元。”改革开放40年,53岁的村民李国武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舒坦日子”。

关键词: 电力, 河北电力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