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岛、常规岛等5大板块,获供货合同及意向协议近50亿元
从6月底到7月初,一系列的动作,展示出上海
核电产业的新气象:上海电气与宝钢在核电设备材料研发和使用上达成一致;宝钢在江苏宜兴投资建立核电蒸汽发生器用钢生产线;在上海召开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标准研讨会“高朋满座”,讨论热烈;投资达50亿元的临港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建设“快马加鞭”。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主任李鹤富向记者表示:在新一轮全国核电建设启动之后,上海正逐步形成包括核岛、常规岛、控制系统、核电材料、辅助设备五大板块在内的完整核电产业链。
按照正在实施的《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从目前的1.2%提高到4%。这意味着,2020年前,国内每年将新增百万千瓦核电机组2-3个,这期间的总投资额将达到5000亿元。面对新一轮建设热潮,上海核电产业具有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人才资源丰富的特有优势。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上海核电企业参与过秦山一期、秦山二期、岭澳等
核电站的主辅设备研制生产。但同时,在我国核电站建设的主流已提升到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水平,上海核电产业在技术路线、创新能力、成套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有鉴于此,今年以来,上海电气、上海核工院等对核电的投资和推广明显加大。电气集团成立重工集团,加大对临港和闵行两大核电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设,其中临港将形成2.5套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4.5套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制造能力,今年3月,临港核电成套起重运输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已正式启动。投资13亿元的闵行基地,将以上海重型机器厂为主体,形成年产3套百万千瓦核电主设备配套所需的核级锻件制造能力。上海核工院正加大对于西屋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借鉴、研究,并参与这一国家标准的制定。
与此同时,核电产业也吸引更多相关的大型国企和民营公司的目光,它们在核电材料、辅助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弥补以往上海在这些方面的不足,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宝钢集团近来就动作频频,其刚刚投资成立的宝银特种钢管公司,瞄准我国核用材料薄弱领域,是首次涉足核电蒸汽发生器用钢Inconel690-U型管的设计、研发和生产领域。而此前,这类用钢100%依靠进口。李鹤富介绍,不但有色金属、造船、化工等企业纷纷介入核电产业,参与制造和配套体系;其他包括阿波罗泵业、凯泉泵业、良工阀门厂等在内的民营企业也加入进来,这将促进核电产业在技术和体制上的创新。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上海企业所申报和获得的核电领域相关专利达64件,新签订的核电设备供货合同和意向协议近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