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使能源紧缺的形势愈益严峻,特别是电力。为缓解并最终消除这一制约因素,中国政府把兴建
核电站作为解决办法之一。根据有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电力生产中
核电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4%提高到4%,这意味着将有大批的核电站投入建设。2004年9月,中国政府就第一批4座第三代核电站建设项目向国际公开招标,总价值高达80亿美元,此合同被业界称为“世纪大单”。
法国阿海珐核电公司作为该领域世界第一大企业,自然不愿错过这一良机,精心策划,多方努力,积极参与竞标。但是,经过18个月的激烈角逐,法国公司赢得这份合同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尽管中国政府迟迟没有公布招标结果,但所有迹象表明,法国公司可能已经被淘汰出局。据了解内情的人透露,最近几个星期以来,美国西屋公司已经取得决定性优势,它将在这场比赛中拔得头筹。消息甫出,巴黎证券交易所阿海珐公司的股票即剧跌10%,3月15日仅以每股535欧元收盘。
西屋公司之所以能够领先阿海珐公司,并非纯粹因为合理的报价,而是因为该公司同意全面转让有关技术,这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关键要价。美国西屋公司今年1月底刚刚被日本东芝公司收购。根据报价条件,该公司同意将其拥有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反应堆(AP1000型)技术转让给中国,先期售价大约为4亿美元,此后每建设一座反应堆,收取15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价格虽然不菲,但中国在获得技术转让后,未来将能够独立建造自己的核电站。
事实上,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担心和惧怕,使阿海珐公司在技术转让的环节上裹足不前。2005年1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法国期间,阿海珐公司曾提出自己的初步报价,但很显然没有满足中方的要求。这次挫折使阿海珐公司意识到,不给予相当的技术转让将难以在中国市场上取胜。但公司高层认为这是他们不能逾越的底线,因为这样做无疑是在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中国一旦拥有第三代核电站技术,迟早将在世界范围内与之抗衡。况且,巴西和印度等国目前已经对法国的“欧洲压水反应堆”(EPR)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的让步日后势必同样为他们所享。当此关头,阿海珐公司更不愿冒此风险,使未来的客户从中渔利。
法国和中国1983年即签署核电合作备忘录,阿海珐公司因此成为第一家为中国建造核电站的外国公司。1992年,在建造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过程中,阿海珐公司开始转让包括核岛和冷却系统在内的核电技术。两国在核电领域的合作可谓历史悠久,成果丰硕。从双边关系考虑,在本次招标中,中国曾给予阿海珐公司机会对投标书做了七次修改,遗憾的是,该公司的报价和中方的要求之间始终差距甚远。
阿海珐公司其实也很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目前,该公司正在进一步修改报价,不放弃最后一线生机,但同时该公司已经开始做退而求其次的打算,转而将力量集中到继续在中国建造现有的第二代核电站。因为中国为满足国内巨大的能源需求,在对第三代核电站进行招标的同时,仍在继续兴建现有水平的核电站。在第一阶段计划建造的8座反应堆中,阿海珐公司已经获准建设其中的两座。该公司估算,单是提供有关配套设备即可从中方获得4亿美元的合同,而这比美国西屋公司转让给中国的AP1000型反应堆技术获利还多,这对倍感沮丧的阿海珐公司来说,无疑是犹可告慰的。
(张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