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一共6400多字,其中说到共同发展清洁能源的部分就有1700多个字,我们都认真学习了,深感振奋啦!”2009年11月19日,二重集团宣传部长张健语气中透着兴奋。
11月5日,二重在德阳成功突破AP1000主管道热段弯管关键工序,成为美国西屋电气第三代
核电技术从设计走向产品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世界上首套第三代核电机组主管道可能在德阳诞生。”二重技术中心主任刘晓光说。
作为德阳“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另一支柱企业,东方电气集团近期连续签订大单——11月17日,东方电气与印度LANCO公司签订了包括3组2×660MW锅炉在内的一揽子超临界机组供货合同。11月18日,东方电气与伊朗国家电站项目管理公司签署项目合作备忘录,几乎囊括伊朗电力中期规划中所有的火力发电厂设备订单。
“我们非常期待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方面能有所作为。”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斯泽夫说。
在新的市场取向引导下,德阳重装企业的制造产能正在提速扩容。二重的国际化发展路线图清楚显示,在成都龙潭总部经济区新建的工程研究中心主体工程已进行60%,明年底可建成使用。这是国家首批10个在企业设立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之一,将成为二重培育国际先进研发体系的载体。与此同时,二重在江苏镇江投资兴建的出海口基地完成了码头建设,部分厂房已投入使用,总投资额20亿的一期工程将在明年底交付使用。专项生产核电产品的二期工程也已进入前期工作。
进入11月初,东方电气集团负责人到德阳进行新的投资项目考察,虽然该项目仍然对外保密,但其投资方向已隐约可见“低碳经济”的身影。德阳市经委相关人员说,借助联合国授予德阳“可再生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国际示范城市”,德阳将成为中外清洁能源的技术、产业、资金合作的高地。刘晓光说:“发展清洁能源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德阳成套发电设备制造产业集中度在世界首屈一指,也一定能够在这个浪潮中搏得先机。”
10月下旬,东方电气下属企业东方电机与韩国签约,进军潮汐发电领域。10月19日,东电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在圆满完成厂内总装型式试验后顺利发运出厂。
风电、核电、太阳能,通常所指的新能源产业,德阳全部涉足并形成相当规模的产能——今年,东方电气风电产量可望突破1800台;今年,二重相继突破核电半速转子、AP1000主管道热段弯管关键工序;今年,借助灾后重建,德阳将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领先程度……在传统的火电、水电领域,德阳大功率、高参数发电机组,将大大提升能源的环保指数。
争当“低碳之源”
德阳市市长陈新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机械工业拔尖人才,他算过一笔账:即使是最先进的可燃煤发电技术,一公斤煤也只能发电3.5度,而通过煤-电-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技术,一公斤煤可转换发电40—50度。这其中,由一次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换技术是关键。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以电力为例,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这充分说明了国内发展低碳能源的巨大市场潜力。
根据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达成的协议,双方将在未来五年对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投入至少1.5亿美元,两国各出资一半,优先研究建筑能效、清洁煤(包括碳捕集与封存)及清洁汽车等课题。
“虽然德阳在成套发电设备制造方面并不能直接取得减排收益,但我们应当争做构建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源头。”东方电机副总经理张天德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低碳经济的相关规划。
几年前,东电已关闭污染大的电镀项目。近来,又着手研发污泥焚烧发电技术,拟在政府支持下,投资2亿元进入这一全新领域。
“东电是有条件搞低碳交易的”,刘晓光建议,德阳应从单纯对重大装备制造的关注转向综合利用清洁能源、低碳经济之路,成立专门的机构,宣传、推广这一全新产业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