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柴油发电机组变电风电变压器开关柜核电电缆互感器火电绝缘子

中核集团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暨表彰大会

2011-04-10 中国核电网 3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核工业也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56年的辉煌岁月。回顾56年的峥嵘岁月,核工业的每一个紧要关头,每一次峰回路转,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引。正因为如此,6月29日,在《国歌》声中开始的中核集团庆祝建党90周年暨表彰视频大会,才显得格外庄重和热烈。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孙勤出席此次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附)。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又奇主持会议。参加主会场会议的领导还有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吕华祥、杨长利,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李学东,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桦。

孙勤在讲话中回顾了核工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的光辉历程和集团公司在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显著成绩,深刻分析了制约核工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要以“十二五”的宏伟目标为引领,做强做优,争当世界一流。

纵观核工业发展历程,孙勤总结了四条基本经验,即: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核工业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根本保证;坚持自主创新是核工业发展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坚持“四个一切”是核工业发展特有的动力源泉;坚持调整改革是新时期核工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面对福岛核事故之后的发展形势,孙勤提出要确定四个认识,即:充分认识党中央调整 核电发展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全面提升核安全标准和要求的紧迫性;充分认识核电产业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深刻把握核工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善于化挑战为机遇。

为完成“十二五”战略目标任务,孙勤提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转变管理理念,在创新发展模式上下功夫;创新体制机制,在加快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科技创新,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才强企上下功夫;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在优势转化上下功夫;坚持核安全至上,在全面提升核安全水平上下功夫。

孙勤最后指出: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考验的卓越业绩。

孙又奇在会上要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要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不断与集团公司党组统一思想;要进一步加强培树典型的力度,号召全体员工向先进学习,凝聚发展的精神动力;7月开始创先争优活动进入第三阶段,各级党组织要做好第二阶段的活动总结,安排好第三阶段的任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探索适合集团公司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子,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优势。

李学东在会上宣读了国资委党委关于表彰中央企业“一先两优”的决定和中核集团公司党组关于表彰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旗帜”的决定。中核集团共有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中央企业“一先两优”评选活动中受到国资委党委表彰;50个基层党组织和81名共产党员获得集团公司“坚强堡垒”、“先锋旗帜”称号。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涵盖了集团公司各系统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岗位,是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

在主会场,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运行处党总支等7个“坚强堡垒”代表和邢拥国等7名“先锋旗帜”代表接受了集团公司领导颁奖。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中核陕西铀浓缩有限公司自控仪表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孙伟,集团公司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代表、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运行处处长、党支部书记刘非,集团公司共产党员“先锋旗帜”代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拥国,分别作了发言。他们的动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再一次让所有参会人员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深刻的心灵震撼。

会议在《国际歌》声中结束。总部各部门、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党员代表,以及中央企业“一先两优”代表、集团公司“坚强堡垒”和“先锋旗帜”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各成员单位领导、支部书记及党员代表在分会场参会。(文 杨金凤/影 胡钢)



发扬光荣传统 牢记神圣使命

共同谱写新时期核工业科学发展新篇章

——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庆祝建党9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孙勤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表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群众中一面鲜艳旗帜”的指示精神,我们在全系统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筑坚强堡垒,树先锋旗帜”主题评选活动。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涵盖了集团公司各系统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岗位,是创先争优的优秀代表。从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新时期核工业人的四种精神:一是敢为人先、勇挑重担,二是刻苦钻研、善于创新,三是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四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在新时期的延续和诠释,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和职工深入学习。各单位要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推动更多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横跨两个世纪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志更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和62年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历史和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富有创造力,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党;是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勇于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的党;是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更不会有核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回顾光辉历程,汲取科学发展精神源动力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核工业发展。56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核工业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兴核强国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核威胁、核讹诈,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建立和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之后,党中央专门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组成的中央专委,直接领导核工业发展,并迅速从全国各地、各行业抽调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开展科技攻关和工程建设。经过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克服了苏联单方面毁约、撤走专家、停止援助的巨大困难,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核动力关键技术,“两弹”相继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并试航成功。“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打破了核大国的垄断和讹诈,扬了国威、壮了军威,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新中国科技崛起的重大里程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判断了国内外形势,对国防科技工业实施战略调整,核工业从以军为主转向军民结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的征程。转型初期,在国防经费、军品任务锐减的艰难情况下,党中央对核工业给予了亲切关注,并全力支持我们搞 核电站建设。然而正当我国核电建设开始起步之时,却接连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三哩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停建、缓建核电站,国内外对我国是否能够安全驾驭核电质疑不断。在关键时刻,党中央作出“我国发展核电方针不变,但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决定。有了党中央作坚强后盾,核工业人不辱使命,自主设计、建造了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结束了祖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被中央领导称赞为“国之光荣”,到现在已安全运行了20年。紧随其后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实现了我国核电自主化的重大跨越,秦山三期核电站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通过引进技术合作建设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江苏 田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我国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3个核电基地。目前,已投运核电机组13台,装机容量达1082.4万千瓦。核电站主要运行指标好于世界均值,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成功地向巴基斯坦出口了恰希玛核电站,实现了我国高技术出口的重大突破,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无论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保障国家安全看,我们都必须切实把我国核事业发展好。”在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又好又快安全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工业发展方向从“做大做强”转向“做优做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在诸多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CP1000技术,为开拓国际核电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成功临界,标志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核燃料重点环节专用装备研制成功并实现工业化应用。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工程热调试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核燃料闭式循环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国内铀矿大基地建设得到加强,提升了铀矿采冶技术水平和天然铀生产能力。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积极开发海外铀资源。通过兼并收购、海外开矿、贸易采购等方式,已控制铀资源数万吨。

纵观核工业发展历程,我们总结出四条最基本的经验:

首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核工业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果敢应对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举全国之力发展核工业,还是顶住国内外压力,积极发展核电事业,抑或是调整产业结构,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核工业的每一个紧要关头,每一次峰回路转,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核工业人同舟共济、风雨兼程,为核工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凝心聚力、保驾护航。

其次,坚持自主创新是核工业发展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从成功研制“两弹一艇”到整个核工业体系的顺利转型,从核电零的突破到国产化的重大跨越,从核电站的成功出口到实验快堆成功临界,从新型号专用设备诞生到提交超大型铀矿床,核工业每一次自我超越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实践经验反复证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用钱是买不来的。惟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打赢市场竞争攻坚战,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为我们的祖国赢得尊重和发言权。

第三,坚持“四个一切”是核工业发展特有的动力源泉。发展壮大核事业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命运,是党和国家的重托,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半个多世纪以来,核工业人能够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干出惊天动地的不朽事业,就是基于对责任、对于使命刻骨铭心的认识和理解。当年,成千上万的核工业人扎根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和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甘愿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经受了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这体现了爱党、爱国、爱核工业三位一体,是我们核工业人的铮铮风骨和傲人品格。这种精神贯穿于整个核工业的发展历程,激励着一代代核工业人献身核工业发展,是核工业永恒的精神财富,也是核工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大力发扬核工业精神,薪火相传,永不褪色,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嘱托,无愧于老一辈核工业人的辛勤付出,无愧于自己的生命价值。

第四,坚持调整改革是新时期核工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市场发展,核工业实现了由政企不分向自主经营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的重要转变。尤其是集团公司成立后,针对当时核工业队伍庞大、历史包袱重等实际情况,在进行了大幅度产业结构调整后,扭转了核工业长达十多年的亏损局面。近年来,为适应核工业加快发展的需求,通过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创新,集团公司整体功能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调整改革是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安全发展的“推进器”,不调整就不发展,不改革就会走进死胡同。只有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保证集团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二、认清发展形势,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核工业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就在我们为“十二五”扬帆起航吹响号角时,今年3月,日本发生了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再次引发世界范围内对核安全问题的疑虑和思考,给全球核工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世界核大国纷纷对核电发展规划作出调整,核工业发展环境势必在理性思考和谨慎作为中产生深刻的变化。对此,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党中央调整核电发展的必要性。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国四条”,我国核电的发展节奏、建设规模、技术路线和发展布局等都将进行调整,这不仅是核电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核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十一五”以来,我国核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在核工业发展中,设计、建造、人才、装备、铀资源、安全监管等方面压力逐渐显现。现在国家放缓节奏、调整规模,对核电发展进行调整,不仅仅是针对福岛核事故本身,更重要的是针对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符合核电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要充分认识全面提升核安全标准和要求的紧迫性。福岛核事故是一次超设计基准的事故,改变了过去我们对核电事故风险和事故叠加的传统认识,这必将使人类对核安全的认识在理念上发生很大的改变。瞄准更高的标准,发展更安全、更先进的技术,将是核工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与这一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标准提高导致的技术更新换代、设备改造升级、质量控制严格、工程管理加强,以及行业政策变化,都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适应这种新要求,才能获得新发展。同时,社会和公众对核安全的关注和要求在提高,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做好公众宣传、沟通等工作。

三要充分认识核电产业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挑战。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有关国际机构和国家开始寻求新的国际核安全合作机制。应该说,这种国际合作对确保核安全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核强国可能会利用它们掌握的先进标准和技术优势,给我们核电发展制造新的障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四要深刻把握核工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福岛核事故后,中央多次明确表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不会变。在保障能源需求、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现实需求和压力下,核电仍然是理性、现实的选择。一是我国能源需求巨大的形势没有变。目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偏紧,电力缺口达到3000万千瓦。中长期来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我国能源需求、电力需求仍将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状态。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任务依然严峻。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难以在短时间内根本扭转。要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发展核电是必要途径。三是核电自身优势依然存在。核电技术经历不断技术革新,设计、建造、运行、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相信通过吸取 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核电安全性会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核工业向着更安全、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既是对核工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新的契机。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深对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这一方针的理解,善于化挑战为机遇,着力解决制约核工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努力提升发展安全和质量水平,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国家核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牢记神圣使命,增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中央要求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发展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作为国家战略核力量建设的核心和国家核电发展的主力军,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核科技制高点,主导核产业发展,促使我国从核大国转变为核强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二五”时期,集团公司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强大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任务,以“五个一”工程为目标,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军工核心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掌控能力强、安全发展能力强、效益提升能力强的一流企业集团,为2020年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打下坚实基础。福岛核事故之后,尽管我们要适时对产业规划作出必要的调整,但集团公司“十二五”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保持不变。为完成战略目标任务,我们要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转变管理理念,在创新发展模式上下功夫。要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集团运作、专业经营,科技兴核、人才强企,精益管理、双资推进”的经营方针,强化市场的观念、营销的观念、资本运作的观念、精益管理的观念。长期以来,我们的核军工、核燃料都是以计划为主,市场问题较少。现在核电要“走出去”,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产业要扩大市场,这就需要更新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创新营销模式。尤其是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安全无国界”的意识将进一步增强,建立国际核安全合作机制,在保障核安全方面实现合作、共赢将成为必然趋势。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加快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加快结构调整,是转变核工业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核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整合优势资源,拓展更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优势空间和新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要突出核电、核燃料主业发展,清理低效产能,增强发展的活力。加快推进专业化公司组建,理顺管理方式和治理机制,确保运转顺畅有力。集团总部、产业板块、成员企业三级管理层次定位要分明,总部要真正变成战略决策和投资的中心,几大产业板块要真正成为经营和利润中心,成员企业要真正成为运营和成本的中心。要通过流程再造,着力解决职责不清、流程不顺、权限不明、能力不配套、考核问责没跟上、人员素质不适应等问题,同时把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推进精益管理,做好战略管理、全面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提高集团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科技创新是不断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源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集团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拥有良好的核科技创新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将这个体系和基础的优势整合起来,真正体现出来。围绕核军工等重点领域,搭建和完善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平台,实现核工业产业链每个重要生产环节都有科技平台支撑。实施科技专项,加大科研投入,以重点专项为突破口和主要载体,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实施。要大力培育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品牌,为核工业中长期发展抢占先机、争取主动。要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科研机制,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开辟各类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实施重点科技专项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制度,坚持聘任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和首席技师制度。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才强企上下功夫。人才是活力之源,发展之本,人才资源是集团公司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要坚持以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主,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领军人才。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创新打造吸引人才新优势,以机制创新搭建培养人才新平台,使人才队伍层级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有效提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形成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核工业人才集聚地,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人才使用合理化、人才制度体系化、人才管理科学化,为提升核工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五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在优势转化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党建文化增强了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党建优势在于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核工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以建设“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四强”党组织、建设“四优”党员队伍和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六是坚持核安全至上,在全面提升核安全水平上下功夫。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是核工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历来特别突出和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这是对核工业发展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日本福岛核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核安全的高度重要性和极端敏感性。没有安全就没有核事业。要依靠自主技术力量,进一步完善核安全的技术支持体系,提高本质安全度;要按照最先进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从体系设计上确保核安全,同时要完善核安全监督应急体系建设,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安全培训等各个环节实现精益管理;要牢固树立“核无小事”的意识,大力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让核安全文化深入人心,成为所有干部职工贯穿始终的自觉行动;要加强国内外同行交流,主动跟国际接轨共享经验、共同提高。在核工业发展的长期实践中,我们保持了核安全的良好记录,赢得了全社会对核安全的充分信任。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真正做到让党和国家满意,让民众放心。
标签: 中核集团
反对0 举报0 收藏0 打赏0
更多> 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付款方式| 联系方式|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排名推广| 广告服务| 网站留言| RSS订阅| 违规举报| 京ICP备1104177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