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估计绝对想不到,变化就发生在一个月之间。一个月前,俄罗斯还信誓旦旦地说,未来,从俄罗斯通向日本的天然气管道将铺设在海底。不想翻脸比翻书还快,6月29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正式回应,这“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合理”,俄罗斯决定,放弃该计划。
俄罗斯放弃对日天然气管道计划
米勒甚至还进一步封死了未来合作的可能。他说,在对日供应方式中,唯一被考虑的,只有液化天然气。作为甲方的俄罗斯,提出两个理由,技术不合理,经济不合理。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技术上主要指在北方冻土层建设这样的管道非常困难。冻土地带到夏天会融化,而冬天会冻上,肯定经常会发生地质性的偏移,要使用很多复杂的技术,还不能保证管道供应的安全。经济上不合理更明显,管道建设成本非常高,中间又没有日本投资非常困难,所以算到经济上也不合理。
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临近国家争取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安大线”与“安纳线”的争论就让中日两国伤透了脑筋。2003年,俄罗斯还是选择了把输油管线从产油地安加尔斯克修到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而不是修到中国大庆。
2009年2月,中俄签署 “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方面以250亿美元的贷款换取俄罗斯3亿吨石油。结束了中俄之间十几年的石油谈判。
日本无奈被迫重启
核电计划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俄罗斯在能源上的一举一动往往对邻国能源需求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日本这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一个月前,日本前首相菅直人还在听证会上,信誓旦旦地和核电划清界限:
菅直人:政府应对核事故负起最重要责任,我未能阻止这次事故,我感到抱歉。我确信,最安全的核电,就是不依赖核电,也就是脱离核电。
谁知道,他们很快就听到了现任首相野田佳彦的最新表态,7月1号,日本重启大饭
核电站,结束“零核电”时代:
野田佳彦:为保证国民生活,我认为应重启大饭核电站三号、四号机,我们要争取当地政府的理解,并推动大饭核电站重启程序。
大地震前,日本核电站发电总量占国家电力的30%,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日本大公司每年从俄进口天然气1000万吨;日本今年夏天电力缺口可能高达15%.这些数据似乎只给日本两个选择,要么多进天然气,要么,重启核电。
清华大学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日本有54座核电站,如果全部停止运转,它在生活、生产用电方面会遇到绝对的供电不足,有20%-25%供电缺口。再有,重启核电在考验民众对核电的心理承受力,以及政治斗争。
专家:手握多张牌 油气成俄罗斯博弈砝码
但是,日本民众不管这些,他们高举标语,走上大街,依旧延续着谈“核”色变的心态,反对重启核电站。因为这样,太危险了。不过,刚刚从日本回来的韩晓平说的一番话,似乎在说,有时候,开源,不如节流:
韩晓平:去年日本对能源需求一下减少了5%,日本原来到处都灯火辉煌,而现在到处都很昏暗。大家都用节能灯,所以日本的需求在不断的下降。对于俄罗斯来说,他已经看得很清楚,如果继续再把更多的能源供给日本,他也很难赚到钱。
如若以天然气论英雄,俄罗斯自然是完胜,光它手里一块萨哈林气田,就足够日本享用13年。这也足以让它在和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斗气”大战中,始终立于不败。技术+经济,这样的理由在俄日十多年的天然气管道谈判中,真的说得通吗?刘江永教授的话或许值得思考:
刘江永:前不久,梅德韦杰夫从总统变成总理,还要去登南千岛群岛其中的一个岛屿,日本表示不满。双方有这种政治上的不快,运用油气成为一个砝码,再直接进行博弈。最近朝鲜跟俄罗斯在天然气管道铺设上,谈得好像还有点眉目,俄罗斯向东北亚地区输送能源,这是他手中重要的一个资源牌,也是一张外交牌。俄罗斯他是有多重选项的,不是吊在日本一棵树上。
在日本眼中,俄罗斯是一颗参天大树。但在俄罗斯的心里,日本只是树林中的一角。或许这笔交易,从一开头,就注定了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