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西北端的一个半岛,坐落着一个小镇。钓鱼的棚屋和荒废的平房后面,600名建筑工人和工程师正在建造一座崭新的
核电站。主反应堆建筑已经初具规模,150多米高的吊臂悬在半空,反应堆外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编织物以抵御低温,一条输电线路已经铺设好,延伸到日本主岛。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自2011年
福岛核电站事故已有两年时间,这起仅次于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事故的灾难造成18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遭受污染、15万人流离失所,此后,日本电力公司停止了建设中的工程。事故引起国际社会对核能源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日本国内至今还存有强烈的分歧。事故发生后,日本的50座可运转核反应堆停止了工作,3所在建核电站的建筑工作也被暂停。
但是,两座核电站的烂尾工程已经恢复再建,其中之一就是前面提到的Oma核电站。Oma核电站始建于2008年,由日本电源开发公司(J-Power)运营建造并于福岛事故后中止。电源开发公司为该工程重开绿灯,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日本能否重新信赖并依靠核能源的挑战。在福岛事故前,日本电力的三分之一来源于核能。
分析人士预言,日本原子能未来的方向难以抉择,而电源开发公司的决策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尽管目前首相支持核能开发和利用,但是,日本国内大多数人反对长期的核能依赖。
研究显示,日本未来几年发生大地震的风险极高。据《时代周刊》报道,2012年1月,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曾预言,首都东京有70%的可能性于2016年发生7.0或更高级别的大地震。专家称,如此规模的地震可能导致1.1万人死亡,并造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万亿美元的损失。
福岛9级地震后,专家和研究人员对地震变得尤为敏感和谨慎。著名地震学者石桥克彦已多次敲响警钟。他在1976年发表的首个研究成果中表示,东京西南部沿太平洋海域的地震频率为100-150年,两个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积蓄压力,就会形成所谓的东海地震。
石桥克彦说,“东京附近自1923年以来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地震,该地区在未来几年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很大,而震级可能高于两年前的福岛地震。这将是个大灾难。”
2011年的福岛事故以来,日本已加强了安全防范。日本新干线的高铁列车已安装更有效的刹车系统。东京丸之内商业区也正在计划增加灾难预防设施,建造应急药品仓库和避难所。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地震后提供应急供电,但仍然缺乏处理大规模电力中断和短缺的方案。
但是,《华盛顿邮报》认为,许多专家表示,日本回归核能源的利用仍有可能。日本的核电站多建在偏远城镇,当地居民多依靠建造核电站带来的补贴、工作和税金生存。消费者和商业巨头担心,弃核可能带来长期的经济阵痛,增加对进口燃料的依赖,造成贸易逆差和更高的能源支出。
自福岛事故以来,日本经历了三位首相更迭--第一位是强烈地反对核能源,第二位是温和的反核派,而现任首相则支持核能源开发。去年秋天,日本前执政党曾试图到2030年逐步废核,但是反核提倡者称,该进程的推进已经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僵局。新首相安倍晋三本月计划,召集一系列的专家小组,讨论替代废核计划的方案,表明他更喜欢利用核能。
同时,日本的反核运动还会发挥作用。但是,反核运动缺乏政治组织和领导,最近几个月逐渐销声匿迹。个体活动家声称恢复Oma核电站的建设工程存在争议,却并未召集相应的活动。
一名反核活动的领袖说,“目前,事件趋势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