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雨):26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兰州城市学院共同编撰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随着中国能耗持续增加,面临生态环保问题,建议大力发展核电,尽快重新启动内陆核电站。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核心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最新的这本报告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三方面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评价。其中,北、上、广、深等城市均进入2012年生态城市健康状况排名前10名。对于上述这些特大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建设,报告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说:“中国现在发展到这么一个阶段,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为不二选择,必须这样做。一个是有生态城市共同的东西,比如城市的生活污水的整个系统控制问题,北京也好、上海广州都是一样的。另外有一些特殊的,每个地方可能做法不一样。上海以湿地为主来做,北京可能以林地城市森林系统来做,广州那边可能更多是把它们水系、水的问题,包括城市循环系统打通。”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已然成为生态经济的重要考量。早在两年前,中国政府便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但这本绿皮书建议,要大力发展核电,尽快重新启动内陆核电站,以应对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环境压力。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伟平认为,核电将有助于内陆生态城市建设。
“现在我们的很多能源都靠进口,东南沿海能源的输送渠道因为有海运,相对而言比较便捷。像内陆地区能源的紧张状况,可能就是更加难以解决。鉴于核电比较高效,安全应该说也是可控的,所以我们说内陆地区完全也可以在安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多兴建一些核电站。对某些内陆地区发展像风能、太阳能因为存在地区差异,不是每个地区都那么合适。”
此外,近年来越来越频繁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和城市拥堵问题,也给生态城市建设提出挑战。对此,孙伟平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措施综合治理。
“第一必须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产能,因为对我们国家来说,现在很多的产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淘汰了这些对我们的国家、经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其他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居民能耗的问题,综合能耗的问题,居民消费习惯,比如农民烧秸秆等等。再比如皮书里面提到的绿色出行,尽量减少小汽车这样一些不太经济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要综合地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