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日讯(记者杨开新)日前,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中子吸收材料产品技术评审会在北京举行。评审委员会听取了安泰核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的研发情况,参观了生产现场,查看了工程样板并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之后同意通过评审,认为该产品已形成工业化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可直接应用于乏燃料贮存,还可推广到乏燃料管理的其他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子吸收材料主要用于制造核电站发电必须的乏燃料贮存用中子吸收板,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乏燃料又称辐照核燃料,即在反应堆内烧过的核燃料,确保乏燃料的安全是核电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据测算,未来6年内,全球中子吸收材料的市场需求在1800-2900吨之间,市场价值在12.2-19.7亿元之间。随着核电“走出去”步伐加快,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我国核电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保证《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关于核电发展目标的实现。预计到2020年前后,每年将产生乏燃料1800吨,需要运输的乏燃料将达800吨,累计乏燃料量将逾万吨。届时,不仅需要大量的乏燃料贮存格架,而且还要采购大量的乏燃料贮存、运输容器,以保证乏燃料处于次临界安全状态并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
我国核能的商业利用起步较晚,过去及现在的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子吸收材料的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商家占据,这既不利于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也不利于我国核电产能对外输出的需求。因此,亟需加快国内乏燃料贮存用中子吸收材料的产业化进程,打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
安泰核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铁军表示,该项目瞄准乏燃料贮存与运输中必要的中子吸收板的潜在市场,通过安泰科技与台海集团的资本性合作,组建合资公司,保证双方进行持续不断的技术和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并实现产业化。这既能使安泰科技围绕核电领域进行前瞻性战略布局,提升新型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又可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我国核电设计建设自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