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国内核电» 正文

“华龙一号”成就的无限可能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6-07-20 | 来源:中国核工业

最近,“华龙一号”再度人气“爆棚”:中央媒体团对其全球首堆的全息投影式报道;央视“解密”栏目深入其走出国门的第一站——卡拉奇K2、K3机组探秘……从去年“华龙一号”首堆开建以来,这个我国核电三代自主化品牌就开始了在公众视野中不断“刷屏”的旅程: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巨大的惊喜;每一次突破,都开启一个全新的空间。那么,“华龙一号”究竟承载了什么?又成就了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焦点?

“华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然而,其内涵又绝不仅仅止于“技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下,177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全面平衡贯彻了“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这构成的是其“骨架”;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构成了其传承的“血脉”;为其量身打造的我国首套自主的核电软件包和一体化软件集成平台Nestoer研发的完成,让其拥有了“灵魂”。这样的“华龙一号”显然不只是技术,更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生命体”。

  可以说,自主创新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在“华龙一号”诞生及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最为生动的诠释。一位从事核电研发多年的专家曾经无限感喟:“有了原始创新能力,我们才可能摆脱‘外国人有的我们也要有’的爬坡、追赶姿态,进而做到‘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能有’的自由研发状态。在此前,我们面对的只是一条路,此后看到的却是一片天。”从图纸逐渐变成现实的一年间,摆脱了“路径”限制的“华龙一号”可塑性的强大、前景的广阔也已渐露峥嵘。

走出国门的第一站——独立出口巴基斯坦,已经证明了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性。随着这一型号研发的深度国际化与型普化,“华龙一号”已是我国核电比肩世界、在不久的将来引领世界、向世界打出的第一张核电名片。随着与其他国家核能合作的深入开展,“华龙一号”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与法国、俄罗斯、美国、韩国等拥有三代技术的国家同台竞技。

随着中核集团旗下的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持续推动互联网与核电建设领域的深度融合,全面铺开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将“互联网+”技术全面应用至“华龙一号”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华龙一号”首堆建设又呈现出新的面貌:目前,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华龙一号”设计已全部完成,数字化“华龙一号”初具规模,并已延伸至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现场。“力争在福清5号核电机组建成的同时,建成我国第一座数字化核电站。”这为“华龙一号”贴上了又一个新“标签”。这样的目标之下,未来几年,“华龙一号”的建设又将有所不同。

事实上,“华龙一号”这个品牌的内涵正在被不断深入挖掘与扩充,不断带来新的惊喜。这样的态势之下,“华龙一号”的未来已清晰可见:作为我国核电三十年来研发的集大成者,她将为我国核电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以及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news/ 转载请注明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力人才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