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核电首页» 企业动态» 正文

宁德核电一期:八年交出优异答卷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发表于:2016-09-14 | 来源:中国能源报

从2008年2月18日1号机组开工,到今年7月21日一期项目全面建成,过去八年,宁德核电一期从无到有,依靠传承和持续创新,不断提升我国核电产业链整体自主化能力,并且成为生态福建建设的强劲引擎。

9月6日,中广核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召开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媒体座谈会,在总结和宣传一期项目建设、运营成就和经验时透露,今年8月19日,宁德核电四台机组首次同时满功率运行,向福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0年调研宁德核电基地时的期望。

据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介绍,宁德核电是中广核在“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实现多基地运营”发展之路上结出的首个实果,掀开了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基地,规模化投产的序幕。

作为我国核电重启后首个投产的核电新基地,宁德核电一期在安全和创新方面十分抢眼。

记者了解到,一期四台机组投产以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基础上,保持了良好的运营业绩。其中,1号机组首循环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未出现非计划跳机跳堆以及重大人因事件,6项WANO指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即前1/4水平)。2号机组商运后机组状态良好,2014年7月份实现了9项WANO指标全部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成功实现了“起步创优”。2015年,三台在运机组平均能力因子87.77%,共计11项WANO(世界核运营者协会)指标达到世界前1/4的先进水平,其中10项达世界前1/10的优秀水平,丝毫不逊色于国外同类机组相。

此外,宁德核电在技术、管理等方面陆续实现突破和创新:一期工程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0%,在岭澳二期基础上,实现了全范围模拟机的国产化、主管道自动焊、首炉18个月换料等重大自主化技术突破,DCS系统(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国产化率达到80%;管理方面实现了在工程建设EPC总承包、项目前期融资策略、初步设计和执行概算编制等方面的多项管理创新,为后续核电新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作为海西首座核电站,宁德核电一期在缓解东南沿海地区电力和能源运输的压力、优化能源结构和电网结构、实现减少碳排放目标,并促进福建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而拟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得宁德核电二期工程目前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据测算,宁德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四台机组装机容量435.6万千瓦,相当于福建省2015年装机总量4919万千瓦的9%;四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3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15年福建省全社会用电量1852亿千瓦时的16%。随着一期四台机组相继投产,福建省清洁能源的占比将大幅提高。尤其是,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四台机组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9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00万吨,二氧化硫约23万吨,氮氧化物约15万吨,煤灰约120万吨,相当于造林6.7万公顷。而且,宁德核电建设环节将拉动约3倍的社会总产出,运营环节将拉动约2.2倍的社会总产出,整个项目将为核电上下游产业链提供超过3万个就业岗位。项目建设以来,已向国家和地方上缴税收13亿多元,电站运营期间还将实现更为可观的税收。

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项目,宁德核电将对建设青山绿水的“生态福建”起到重要作用。而面临眼下电力供应过剩和“窝电困境”,宁德核电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分析形势,积极应对。

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刚介绍,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正进行结构性调整,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对电力的消纳确实产生一定影响。但长远看,目前中国年人均用电量仅3400多千瓦时,基本上是加拿大的1/5、美国的1/4、不到日本的1/2,也远低于国际经合组织人均8000千瓦时的用电量。随着中国向高收入国家的迈进,电力需求仍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宁德核电一直在与相关方沟通,积极争取保持稳定的利用小时数。我们也会通过提升核电机组的管理水平,减少非计划停机停堆,优化大修计划等提升负荷因子,并积极谋划电力市场改革,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马刚表示,“此外,目前福建省内电力供给已经过剩,而临近省份尚有一定用电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核电跨省消纳政策,福建省可以加大外送华东电量规模,提高福建与华东特高压联络线利用率,帮助解决福建核电电量消纳问题。”

[ 文章搜索] [ 加入收藏] [ 告诉好友]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company/ 转载请注明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力人才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