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氢能 > 动态

发展氢能产业须警惕三大倾向

中国经济网发布时间:2022-03-31 00:00:00  作者:王轶辰

  面对当前高昂的“绿氢”成本,市场有可能倒向成本更低的“灰氢”,不利于“双碳”工作推进。应用场景过于单一制约了产业破局,关键要找到差异化的应用场景,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此外,重复投资风险同样值得警惕。

  一纸规划下,氢能热再起。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等目标。受利好政策影响,A股氢能板块走强。

  据统计,迄今已有北京、上海、山东、湖北等超30个省市发布涉及氢能的规划和政策,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路线图或时间表。从一段时间的发展实践来看,各地投资氢能热情高涨,有一哄而上之势,有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长远看,氢能产业发展要警惕氢源不绿、场景单一、重复投资三大倾向。

  氢源不绿是首要问题。就氢能本身而言,它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需要通过消耗煤炭、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一次能源才能产生。氢能的清洁程度取决于制取方式。2020年我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氢,19%为天然气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仅占比1%,氢来源亟待“绿化”。大规模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将导致氢需求快速增长,面对当前高昂的“绿氢”成本,市场有可能倒向成本更低的“灰氢”,不利于“双碳”工作推进。

  氢能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居全球第一,在“绿氢”供给上有巨大潜力。高成本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推广和技术进步,有望进一步降低制氢成本。中短期,可鼓励具备风、光、水等清洁能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地区,优先发展制氢产业。此外,专门用于制氢的高温核反应堆能在生产大量氢的同时不排放任何二氧化碳,氢能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可采用核反应堆大规模低成本制氢。

  应用场景过于单一也制约了产业破局。在当前已发布氢能产业政策的省市中,几乎都将发展重点聚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产业链上,对于氢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则很少提及。单一化的应用场景,不仅制约了氢能发挥比较优势、确立市场地位,而且让一些真正脱碳困难的领域进展缓慢。实际上,氢能在乘用车领域的替代优势并不明显。无论是当前高昂的制氢、运输成本,还是滞后的加氢站、运输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都使得氢能汽车在与纯电动汽车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氢能破局的关键在于找到差异化的应用场景,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在交通领域,氢燃料电池具有不受温度影响、续航里程更长,且补充燃料速度快等优势,可将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作为整个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的突破口,并在高寒、低温地区率先推广。氢能在化工、冶炼等一些脱碳难度大的工业领域同样具备绝对优势。“双碳”目标下,“绿氢”为化工、冶金等行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要通过科技创新,示范引领,逐步拓展氢能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为我国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重复投资风险同样值得警惕。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尚未突破,关键材料依靠进口,短期内尚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发展条件。但在氢能产业发展热潮下,一些地方政府头脑发热,忽视地方实际和产业规律,跟风上马氢能项目,将导致氢能产业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影响我国氢能产业健康发展。

  对此,要积极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推动地方结合自身基础条件理性布局氢能产业,严禁以建设氢能项目名义“跑马圈地”,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和集聚发展。(王轶辰)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陈清泉院士:氢能参与数字化能源耦合前景广阔

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指出,氢气具有能源和物质的属性,具有燃料和材料的属性,能够耦合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耦合能源流和物质流,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ld
国内新闻2022-03-31

240亿!农银投资加码氢能等绿色项目

“氢能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我国在氢能产业链条上仍存在技术‘卡脖子’问题,亟需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更需要加大绿色金融的支持,引导更多社会
国内新闻2022-03-31

发展氢能产业须警惕三大倾向

  面对当前高昂的“绿氢”成本,市场有可能倒向成本更低的“灰氢”,不利于“双碳”工作推进。应用场景过于单一制约了产业破局,关键要找到差异化的应用场景,有序推进氢能多元化应用。此外
国内新闻2022-03-31

陈清泉院士:氢能参与数字化能源耦合前景广阔

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指出,氢气具有能源和物质的属性,具有燃料和材料的属性,能够耦合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耦合能源流和物质流,在我国未来的能源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ld
动态2022-03-31

240亿!农银投资加码氢能等绿色项目

“氢能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期,我国在氢能产业链条上仍存在技术‘卡脖子’问题,亟需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更需要加大绿色金融的支持,引导更多社会
动态2022-03-31

长三角抢占“氢”机遇:布局从制备到使用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清

  “昨天等来了上海的氢能产业规划,明天还有国家级氢能产
动态2022-03-30

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余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业内专家表示,规划包含多项高“含金量”内容,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
国内新闻2022-03-29

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要发展方向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余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业内专家表示,规划包含多项高“含金量”内容,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
动态2022-03-29

杨上明:“双碳”目标下氢能将释放潜能

氢能来源丰富、应用广泛,具有绿色低碳特点,是业界公认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积极支撑作用。此次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动态2022-03-28

IRENA:工业用途应作为氢能最优先终端应用之一

随着各国竞相发布净零排放目标,由于绿氢能够推动化工和炼钢等难以脱碳的行业脱碳,预计未来的需求量将很高。然而,目前的绿氢市场正处于婴儿阶段,需要很多工作的推进,尤其是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绿氢在工业部门
国内新闻2022-03-2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