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氢能> 动态

产业化提速 A股公司扎堆跨界氢能赛道

中国财富网 发布时间:2023-02-24 12:43:48

  氢能产业持续火爆,多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降本的共振下,2023年氢能产业化将提速。业内人士预计,未来我国将形成完整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近两年来,约20家A股公司跨界进入氢能赛道,其中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金风科技等光伏、风电行业龙头。

  光伏组件一体化龙头隆基绿能早在2021年3月就新设子公司隆基氢能,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当年实现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下线,单台制氢能力超1000Nm3/h。2022年4月,隆基氢能3台套1000Nm3/h的电解水制氢设备顺利启运发至西部某项目现场。

  风电龙头也看好氢能赛道。2022年11月,全球风电龙头金风科技南方基地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金风科技全国氢能总部将在无锡高新区设立新能源制氢领域的关键装备制造、关键工艺技术研发专业平台;明阳智能正在向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集团跨步前进,为此公司组建了光伏、储能、氢能技术专家团队,加强与大型集团客户在风、光、储、氢一体化领域的合作。2022年10月,明阳智能全球首发的2000Nm3/h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

  另外,机械、环保、石油石化等领域不少上市公司跨界进入氢能产业。

  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徐工机械2022年4月成立了氢能技术研究院,并于当年7月与中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广氢能叉车等氢燃料动力机械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并建设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在空分设备领域,杭氧股份第一个氢能项目于2022年5月落地。公司控股子公司山西杭氧与山西晋南钢铁签订《高纯氢气供应合同》,由山西杭氧投资建设并运营1套4000Nm3/h氢气提纯装置及1座6000KG/天加氢站为山西晋南钢铁提供其所需的气体产品。

氢能项目建设加快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2022年氢能项目投资总额超6800亿元,一大批氢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助力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2月16日,中国石化在内蒙古的绿氢示范工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这是继2021年启动建设新疆库车绿氢示范工程以来,中国石化建设的又一个绿氢示范项目。

  近年来,中国能建把新能源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开展制氢和储能设备研究等。2022年12月,中国能建总投资超200亿元的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包括公司旗下氢能公司投资建设的甘肃酒泉风光氢储及氢能综合利用一体化示范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绿氢年产量1.7万吨、绿色合成氨年产量3.9万吨以及配套工程,总投资76.25亿元。

  2022年9月,勃利县20万千瓦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示范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13.4亿元,由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将打造国内领先的制氢-储氢-加氢-用氢一体站。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氢能产业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重点产业。2023年,多个省份的重点项目涉及氢能产业。山东有9个与氢能产业有关的重点项目,包括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制氢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及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轻烃、氢能综合利用项目等;四川有成都市新都区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一期项目。

 政策降本双重推动

  在政策及产业链成本下降的双重推动下,2023年或成为氢能产业化关键之年。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我国是制氢大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023年以来,多地出台氢能产业政策。1月28日,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发布《新乡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计划将新乡市打造成为区域可再生氢制备和储能枢纽、氢能协同应用示范高地以及氢能装备制造高地,加速构建“中原氢谷”产业生态圈;1月底,江西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发布的《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2031年到2035年,氢能产业发展安全形势稳定,氢能与电力、交通、工业等多领域广泛实现较高水平融合,可再生能源制氢基本实现市场化,成为全省能源和产业脱碳的重要保障。

  中信证券看好氢能产业发展,其认为氢能应用边界有望不断拓展,绿氢项目及产业链“出海”有望初具规模,预计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和降本会有新的突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