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碳中和> 动态

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1-03-05 00:00:00

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3月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六个方面18项重要举措,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就如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 奚国富

大力推进电气化 助力降碳减排

本报记者 李彤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日趋电气化、清洁化、智能化。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主任奚国富认为,大力推进电气化可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是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到,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但目前一些制约电气化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是政策顶层设计及支撑力度有待加强。各级政府未明确将电气化纳入相关规划。同时,煤炭终端价格没有体现环保成本,能源比价关系不尽合理,电能在终端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足。

  其次是技术创新和配套机制亟待突破和完善。能源消费侧的电气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研发相对滞后、储备不足;跨行业电气化标准缺乏统一协调,行业标准间衔接不足。

  再次是市场环境和用能习惯仍需完善和培育。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建设和运营成本增加,能源供应侧成本上升与消费侧用能价格较低的矛盾凸显;碳交易市场还处于建设初期,对通过电气化实施降碳减排的激励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企业主动实施电气化改造促进转型升级的意愿不强。

  奚国富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将用能电气化纳入国家相关行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出台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专项政策,建立监督考核制度,将电气化完成情况纳入生态环保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各行业数字化产业转型,深入推进工业生产、建筑供冷供热、交通运输、农业及农村等领域电能替代。

  奚国富还建议大力推进电气化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健全完善终端电气化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加快新型用电技术推广应用和设备电气化改造;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全国碳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和价格财税政策,疏导电气化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 潘敬东

加快实现能源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

杜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期战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了能源电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潘敬东认为,首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潘敬东表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是首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所在,重点在于实现能源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在能源供给侧,北京作为受端电网,外受电占比超过60%,需持续加大绿电引入力度。同时,当前北京可再生能源占比相对偏低,亟须通过提高比例来减少燃气发电等化石能源消耗。在能源消费侧,应提升电气化水平来减少终端化石能源消费,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潘敬东提到,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为绿电进京创造了条件。以北京周边为例,“十四五”期间,预计蒙西、冀北地区和山西省新增风、光发电装机约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10%,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充足,绿电进京具有电量支撑。同时,华北特高压网架结构不断增强。“十四五”期间,环北京区域将形成特高压双环网,引入新能源富集地区电力的能力将大幅增强。北京电网规划新建北京东—通北、北京西—新航城等6条500千伏外受电通道,外受电能力将由现在的3100万千瓦提升至4100万千瓦,为外调蒙西、冀北等地区清洁能源创造条件。

  潘敬东建议国家出台支持北京等重点区域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建议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将张北—胜利等特高压项目及北京东—通北等6项外受电通道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他还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将电气化纳入国家相关行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实施路径,同时在总结北京等碳市场试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 陈修言

坚持全国一盘棋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本报记者 曹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华中分部主任、党委书记陈修言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期战略,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能源电力领域需付出更多更大努力。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陈修言建议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保供与节能、成本与价格,研究制订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企业率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国家行动方案。

  他认为,要统筹制订总体方案和具体措施,出台国家行动方案,明确碳达峰峰值、“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时间表和线路图,将主要指标分解到各行业、各地区,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他还建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能耗强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制订需求侧响应政策措施,加大节能改造和电能替代力度,发展综合能源服务。

  陈修言认为,要加强能源电力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清洁高效发展煤电,按照“增容减量”原则,优化煤电功能定位,发挥煤电托底保障和调节作用;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合理确定储能、调峰气电的发展规模,发展和利用灵活调节资源。

  他提出,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健全能源电力价格形成和成本疏导机制;健全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机制,完善抽水蓄能电价形成和容量电费分摊机制,建立储能电站投资回报机制,建立健全容量补偿与容量市场机制;建立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培育需求侧响应;创新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机制,推动发电侧、消费侧清洁替代。要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将电能价格与碳排放成本有机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 肖黎春

形成新能源消纳合力 促进电力结构调整

本报记者 吴优 祝科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能源转型成效显著。新能源的迅猛发展缓解了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肖黎春提出,应调整新能源发展管理方式,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在全社会形成新能源消纳合力,促进电力结构调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肖黎春介绍,受消纳条件的影响,新能源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本地消纳空间很快饱和。目前,我国新能源出力与用电负荷曲线匹配度较低。“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38%,部分地区电网就地消纳空间、通道断面外送能力已趋于饱和。在灵活性调节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仅靠电网调度运行优化无法解决供需失配问题。同时,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暴露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和市场交易不畅的问题:一是电网规划建设与新能源开发利用不匹配,部分地区输电通道断面外送能力不足;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尚未形成,新能源跨省、跨区交易在技术和管理方面还存在难点、堵点。

  肖黎春建议,构建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由政府主导制订能源行业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图,明确新能源发展的总体方案和具体措施;提升新能源消纳技术水平,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研究,推动电力系统各环节技术水平升级。

  肖黎春还建议发挥政策和市场导向作用。推动建立抽水蓄能电价疏导机制,出台需求侧响应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完善新能源消纳机制,逐步降低电网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改弃电责任由电网兜底为市场补偿;加快建设全国范围的电力交易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以风火打捆交易等方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健全违约问责和电量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 祁春风

灵活调控源网荷储 推进低碳绿色发展

孙婷婷 尹兆磊

  “大力发展新能源,不断提升新能源在电网发电中的占比,已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明确电力资源的功能定位、灵活调控源网荷储、平衡电网尖峰电力供需,成为必将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工会兼职副主席,承德供电公司安全总监、安全监察部主任祁春风说。

  祁春风提到,承德地区目前共有新能源装机804.9万千瓦。在夏季、冬季大负荷期,电网峰谷差大的问题更为明显,尖峰负荷时段甚至存在短时缺电、限电情况。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农网末端,使得小区域内负荷高峰与发电高峰交错出现,部分区域“午高峰”甚至成为“午低谷”。同时,新能源汽车、电采暖设备等大量新型用电设施的发展还导致负荷峰谷时段发生不确定性偏移。

  祁春风建议,在大规模清洁能源集中开发区域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在能源耦合分散式发展区域,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推动多能转换技术、协调运行技术、用户互动技术应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加强储能调峰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多种化学储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合理布局天然气调峰电站;探索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与接入配电网侧的微储能设施协同配合模式,鼓励储能企业深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祁春风还建议加强新能源发电涉网模型参数的实测和管理,在主要新能源汇集区域开展高电压穿越和一次调频能力改造,制订合理的消纳责任权重和新能源利用率,有序引导新能源装机规模、布局和时序,统筹新能源和网荷储协调发展;持续加强跨省跨区骨干能源输送通道建设、促进区域分布式能源消纳的配用电网络建设,完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和新能源跨省区交易机制,引导绿色高耗能行业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孟庆强

加快发展电池储能产业 促进能源转型

王琴

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全力推动新能源发展,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庆强表示,发展电池储能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有效举措,是保障能源电力可靠供应的长久之计。

  孟庆强介绍,湖南在电池储能安全高效运行、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更大范围推广电池储能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建成3座电池储能示范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80吨;高标准推进电池储能二期示范工程建设,建成后可缓解省内新能源富集地区外送消纳压力;研究制定全省储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开展大规模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重大专项等。

  孟庆强建议,一是加强电池储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强政企联动促进电池储能投资多元化,鼓励在电网、电源及用户侧开展重大项目示范。二是加快完善电池储能投资回报机制。依托国家降电价政策成立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将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运营成本纳入输配电价或建立储能容量电费机制。鼓励支持储能租赁等共享型商业模式,深化完善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等市场政策,畅通储能投资成本回收渠道。三是加快出台“新能源+储能”指导性意见。着眼储能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运营服务等环节,健全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四是加快打造电池储能产业示范基地。探索开展省级规模化电池储能产业发展综合试点,选取依托国家级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和引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储能产业集群。五是加快推动电池储能技术升级。聚焦制约储能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效率、成本等方面瓶颈开展高水平联合攻关,推动储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开展电力系统储能发展规划研究,超前布局储能在新能源消纳、电力系统安全、智慧能源系统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充分发挥储能资源聚合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 李永莱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金思纲 杨帆 本报记者 王鹏宇

电网连接能源生产和消费,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莱表示,国网黑龙江电力将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快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一是全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加快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源互联网,全面提升清洁能源优化配置能力。到“十四五”末,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深化应用“新能源云”,积极服务国家智慧能源体系构建。积极推动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促进清洁能源有序并网、能发尽发、能用尽用,确保2021年清洁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7.4%。二是全力推进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提升清洁能源并网消纳支撑能力。推动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尽早投产,加快推进尚志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积极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加火电机组调峰能力;推动生物质发电机组参与调峰,进一步缓解调峰压力;加强技术攻关,积极发展智慧储能设备。三是全力推进电气化,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大力拓展电能替代,推动工业、交通等电气化发展,加强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助力电动汽车发展;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推进“以电代煤”清洁供暖;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2021年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3亿千瓦时。四是全力推进节能减排,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加强电网规划建设运维各环节节能减排,实现全过程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强化办公节能管理,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满足用能需求。五是全力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拓展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空间,打破黑龙江东部盈余电力外送瓶颈;积极配合开展以黑龙江省为起点的特高压工程方案研究,推动尽早纳入国家规划,实现清洁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全国人大代表 王金行

做好储能布局 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孙文光 代小龙

2021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了能源电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行认为,加快新能源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加快储能产业布局则是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王金行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呈现迅猛发展势头。以河南为例,2020年年底全省风电光伏装机容量2693万千瓦,与2015年年底相比增长近20倍,占全省装机总量的26.5%。

  王金行提到,在新能源加快发展背景下,必须加快储能设施建设。储能具有快速响应、柔性可控的技术特性,可提升新能源电站可调度性,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提高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区域的新能源利用率,还能够聚合供需两端多种分散式能源资源,推动多能互补、能量高效转化应用。

  “加快储能布局还是抢占技术制高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载体。”王金行说,“储能发展上游带动电池生产规模增加、研发能力提升,中游带动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制造,下游带动储能应用、运维、电池回收利用拆解等业务。同时,储能的大规模应用,有利于拓展绿电交易、需求响应以及能源托管等新商业模式,构建储能产业生态圈。”

  王金行建议,将加快储能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推动风电、光伏项目承担起提升调节能力的责任,与项目本体同步设计、施工、投运储能设施,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储能。

  王金行强调,应加快建立机制,完善储能发展市场化环境,进一步激活我国储能产业发展。一是还原储能商品属性,在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电力市场交易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二是探索“调频和故障紧急支撑服务补偿”“共享储能”等商业模式,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成本回收问题,促进储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三是完善抽水蓄能电站电价机制,合理核定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费,并将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成本分摊传导至全体终端用户。四是研究出台与储能成本挂钩的财政税收补贴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 初建美

努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盛春喜

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了能源电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通化供电公司抄收班班长初建美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而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努力方向之一。

  通过调研,初建美发现,虽然现在农村用电无论是电能质量,还是供电可靠性、户均用电容量,都已经跟城市用电无差别,但不少农民还保留着焚烧秸杆取暖和做饭的习惯。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可以避免秸秆焚烧,减少碳排放量,提高土壤固氮率,防止环境污染,还可节省35%的养分投入,实现节肥增效。

  初建美认为,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加快电能替代,支持“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和清洁取暖,也是在能源电力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

  为提升农村地区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十三五”期间,吉林通化供电公司投入资金3.56亿元,完成了109项农网升级工程,两率一户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解决了127个村动力电问题,累计完成54个小城镇(中心村)、21个贫困村中低压电网改造任务,惠及电力客户10.15万户26.9万人。

  初建美说,今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吉林省将立足富风富光资源优势,推进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打造国家级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启动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推动“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无论是吉林省,还是国家电网公司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改变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有积极的助推作用。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随着农业农村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未来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全国人大代表 于金镒

从供给侧和消费侧推动能源绿色发展

洪露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电网公司于3月1日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供给侧结构调整和需求侧响应“双侧”发力,解决“双高”“双峰”问题,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常务副校长,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于金镒认为,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是推动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截至2020年年底,在能源生产环节,公司经营区清洁能源装机7.1亿千瓦,占比42%。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4.5亿千瓦,占比26%,利用率达到97.1%;减少电煤消耗2.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在能源消费环节,公司累计实现替代电量867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7亿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左右。

  于金镒分析,能源消费达峰后,随着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电力行业不仅要承接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转移的能源消耗和排放,还要对存量化石能源进行清洁替代,能源电力领域减排任务重。

  于金镒建议,由政府主导制定能源行业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图,出台国家行动方案,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持续完善市场机制和价格财税政策,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健全能源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和成本疏导机制;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鼓励各类资本进入低碳技术研发领域。

  他还建议要在能源供给侧,坚持和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能耗强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侧,大力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将电气化纳入行业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和生态环保考核指标体系,提高各领域电气化普及率;在电网建设运营环节,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清洁高效地配置一定规模的火电等常规能源。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