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碳中和> 动态

科技创新助钢铁业降本增效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23 09:10:11 作者:周 雷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市场环境,钢铁行业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总体运行基本平稳,但经营效益同比下滑。前三季度,中钢协重点统计钢企利润总额为621亿元,同比下降34.11%。从前三季度工业行业利润率排行情况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仅为0.37%,利润率水平明显低于下游行业。

  在近日召开的“2023(第十二届)钢铁技术经济论坛”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分析,钢铁行业面临下游需求增长低于预期、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钢价低位徘徊的局面。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导致同质化竞争、低碳转型难等一些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钢铁行业总体呈现“高产量、低效益”的状态。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粗钢产量为7.95亿吨,同比增长1.7%;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31亿吨,同比下降1.5%。钢铁产量小幅增长,钢材消费略有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产业运行部主任刁力分析,现阶段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钢材消费结构则在优化、调整之中。从钢材分品种产量看,中厚宽钢带、镀层板、焊管等品种产量增长较快,对应的是新基建、新能源以及汽车、造船和家电等制造业行业需求增长,部分对冲了房地产业下滑对钢材需求的影响。此外,钢铁产品直接和间接出口保持增长,有利于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平衡。

  据中钢协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企营业收入4.66万亿元,同比下降1.74%;营业成本4.39万亿元,同比下降0.61%,收入比成本降幅大1.13个百分点。专家提醒,鉴于原燃料价格在本轮上涨结束后,仍会翘尾1个月至2个月,四季度企业在产量平控的约束下分摊成本的压力会较大。

  刁力建议,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钢铁企业应继续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做好产能产量“双控”工作,加强行业自律,保持供给弹性,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努力维护行业稳定运行。此外,要深入开展对标挖潜,积极落实“基石计划”,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企业联合重组。

  今年8月,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发布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从供需两端发力,着力稳运行、扩需求、促改革、助企业、强动能,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钢铁行业经济运行。

  田志凌表示,认真贯彻《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实现“经济性、生态性和安全性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是保持行业平稳健康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中,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保障经济性则是推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首钢股份着力抓好107项降本增效重点工作,前三季度实现同比降本增效20.7亿元。宝武马钢聚焦安全环保、生产稳定、产销协同等问题,以极致高效和提升材钢比为核心,通过产线分工,实现大批量、定规格、产线间的高效协同,提高成材率。新抚钢致力于冶金长流程多工序业务融合模式创新,推进铁—钢—轧联动,打破了工序界面壁垒,深挖工序潜力,实现降本增效。

  “钢铁企业从结构降本、技术降本和管理降本三个方面多举措推动降本增效,改善运营绩效。随着降本空间的收窄,科技降本成为主要手段。”田志凌分析认为,从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看,差异化精品高效化、极致能效及低碳化和智能协同定制化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3个主要技术路径,也是推动科技降本的主要路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势在必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我国钢铁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全行业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推动创新创效,对内求效益、向外谋发展,将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内涵型增长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钢铁企业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深度挖潜对标、精准靶向提效,利用技术升级实现以生产高端产品为引领的创新,才能成为真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企业,不断激发活力,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经济日报记者 周 雷)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