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贵州、四川、陕西、云南等省份陆续召开省级能源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能源工作重点。
国内咨询机构Co-Foundbeplay体育版下载 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加大努力。在各省份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未来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
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约3.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9亿千瓦、同比增长12.9%,全国电力供应总体稳定。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新力量,总装机年内连续突破13亿、14亿千瓦大关,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近期,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发文称,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外贸出口、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月30日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预计20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新增规模与2023年基本相当。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不断下降,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预计2024年可再生能源将在电力供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多地也定下了2024年新能源发展目标。
2023年12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全区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投资3200亿元,较2023年增长10%左右,其中能源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投资超过2300亿元(新能源投资超过180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力争完成投资超过900亿元。在新能源建设方面,力争2024年新能源装机450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35亿千瓦,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的目标。
同一天,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也提出详细目标,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实施核电项目提速建设、风光基地提效建设、储能设施多元发展、地热资源开发示范、煤炭油气增储稳产、煤电行业转型升级、装备产业招引培育、绿色低碳转型试点、能源惠民利民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筑基等能源转型投资“十大工程”。2024年,计划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总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能源领域力争完成投资2000亿元。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内蒙古、山东等地提出的新能源装机目标也表明了地方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和支持。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将继续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主要力量,并在实现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客观看待指标滞后问题
“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能源领域的主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作为清洁能源大省,2月2日,云南省能源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云南省能源创造了多个新纪录、取得了多个新突破。能源投资增速持续保持重点行业首位,电煤保供和火电出力创近10年最高水平,新能源投产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接近90%,绿色发电量占比约84%,比全国平均高约55个百分点,电源结构更加清洁化,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林先平分析,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它将变得比化石燃料更具竞争力。许多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使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生产变得更具竞争力。同时,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和效率越来越高,要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重要的一步是投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这包括建设更多的太阳能和风电场,以及安装更多的储能系统。
能耗、碳排放等指标与“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密切相关。2023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显示,4项指标滞后预期,分别是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评估报告》明确提出,对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等约束性指标,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管控政策,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实施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工程,提高治污科学性精准性。
张新原认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标的问题应客观看待:一方面,这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在能耗降低和碳排放减少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
林先平称,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加快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碳排放。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兼顾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
2024年是实现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都是能源领域的重要工作。如何在安全保供的同时推动绿色转型,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现实问题。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安徽省统筹能源安全保供与清洁转型,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支撑性电源和外送输电通道建设,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四川省加快推进全省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煤炭储备调度和应急保障水平;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同步推进电源电网项目建设,提速建设多能互补电源项目,大力实施互联互济重要电网工程。
同时,煤炭大省陕西也不例外。陕西省积极推动煤炭增产增供、油气增储上产、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促进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煤电绿色发展水平,统筹推进关中煤炭消费控制,纵深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同时预计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
各省份尤其是传统能源大省,如何兼顾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
袁帅告诉记者,传统能源大省在稳定煤炭产量的同时,面临着能源保供和能源转型的双重任务:一方面,相关省份需要确保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供应,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这需要传统能源大省在保持稳定产量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其它省份和其它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林先平表示,挑战主要来自于传统能源产业的稳定性和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传统能源大省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引导和规划,确保能源转型的稳步推进。
来源:中国城市报 记者朱俐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