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碳中和> 动态

全国首个“零碳港口”落成,山东港口集团又一个突破

现代物流报 发布时间:2024-10-24 12:01:04 作者:朱睿颖

  10月15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潍坊港荣获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碳中和评价证书》,证明潍坊港全港口范围内实现了“碳中和”,标志着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在潍坊建成。

  港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准确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清洁能源供应设施、优化装卸生产工艺、加大清洁能源设备应用,提升物流组织效率等措施,不断从源头加大清洁能源应用比例、从过程严控能源消耗、从末端增加碳汇能力,形成全过程节能降碳体系,推动港口领域尽早达峰、尽早实现碳中和。

国内零碳港口发展后来居上

  随着全球范围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认识加深,港口发展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不可分离性日增,欧美发达国家主要港口较早提出了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并制定相应计划。

  欧洲多个港口共同发起了生态港项目,其内容不仅是港区内部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整个运输系统的优化组合,如减少卡车的空载率、发挥近海船运等,以减小运输对环境的影响。阿姆斯特丹港协商荷兰其他港口通过了以“清洁航运”为主题之一的环境政策,港口将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环境,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荷兰鹿特丹港开展“里吉蒙地区空气质量行动项目”,具体包括实施“清洁航运”计划、合理利用土地、鼓励港口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岸基船用供电工程、制订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计划,在2019~2025年每年捕获50万吨二氧化碳。

  国内“零碳港口”发展起步较晚,但总体上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结合后发优势,伴随着新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及“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呈现后来居上的良好态势,多个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天津港于2021年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由“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实现绿电自主供应,率先实现码头全年生产消耗“碳中和”,较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能耗降低17%以上;实施港口机械清洁化改造,推广使用电动集卡、ART,加快光伏、风力发电、充电桩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实现港口生产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7.9%、低排放港作机械占比同比上升7.6%。

  港口行业碳排放源主要来源于装卸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消耗的燃油和电力。深圳港在国内率先推广低硫燃油及岸电使用,并建成亚太最大 LNG 海上加注中心,持续开展“绿色港口排放清单”研究工作,先行推广靠港船舶的低硫燃油及岸电使用。此外,还全面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开展结构性节能减排。

  9月30日,潍坊港4台6.7兆瓦风机并网成功,成为山东省首个并网发电的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年可用发电量超7000万度,可满足整个港区用电量,冗余电量还可通过电网供社会使用。为潍坊港每年节省用电成本约960万元,与相同发电量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相比,节省标煤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万吨,减少排放烟尘1.5吨,减少其他废气二氧化硫7.0吨、氮氧化合物10.5吨。

 零碳转型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港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为的港口中,我国占8席。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0%。

  截至2021年,港口每年直接用于装卸生产作业的总能耗大约200万吨标准煤,其中柴油消耗大约60万吨。港口每年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大约190万吨。对照2019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10亿吨、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1亿吨、水运行业大约7600万吨的基数,港口二氧化碳的直接排放可以忽略不计。

  港口码头碳排放占比虽不大,但对港口城市及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明显。建设绿色港口,实现低碳、零碳转型仍任重道远。开展“零碳港口”建设工作的示范作用,远大于其对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作用。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妮妮在10月18日召开的“2024迈向零排放交通论坛”上表示,相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流动性,港口具有区域相对集中、管理相对简单、涉及社会公众相对较少等优势,易于开展减碳工作。

  王妮妮介绍,尽管近年来各地港口减碳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布局方面看,一些港口空间布局不太合理,与城市发展存在较大矛盾;岸线利用率存在深水浅用情况,优质的岸线利用率较低。在体系方面,基于港口建港时的条件限制,要推进铁水联运较为困难。

  当前,国内很多码头岸线存在货主码头与公用码头共存现象,港口布局不尽合理、岸线利用率偏低,港口经营规模化、区域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港口货物集疏运体系需要调整,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运输。

  港口每年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占比大约50%左右。在港口大幅提高电力、氢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可以有效降低港口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实现近零碳排放,促进港口尽早实现碳达峰目标。同时,港口非专化码头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港口装卸工艺和设备效能存在较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

  绿色发展刻不容缓

  “2024迈向零排放交通论坛”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迈向零排放:中国非道路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与展望》报告称,港口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绿色转型十分关键。但目前,减排技术路径存在不确定性,绿色燃料的可靠供应存在挑战,码头作业机械种类繁多,作业环境复杂,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难度高。

  港口的绿色转型需要立足“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需求, 加快“双碳”规划、政策、标准等相关文件的制定,为“近零碳港口”建设提供引领和指导, 引导港口企业积极自主地探索低碳或“零碳” 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推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投入,加强港口能源、环境数据的监测和共享,建立统一的港口码头能耗和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加大港作机械等装备关键技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远程作业操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创新节能降碳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模式。

  推进港口码头继续向专业化、自动化、电力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绿色电力、绿色热力、绿色燃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多元、保障有力、稳定高效 的能源供应系统,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全方位、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零碳港口”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能够倒逼港口乃至全行业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加强综合管理。

  现代物流报文 / 本报记者 朱睿颖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