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碳中和> 人物

隆基李振国:光伏技术助推全球能源转型及矿业绿色发展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11-19 13:51:23

  当地时间11月13-15日,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

  作为中国光伏唯一发言的企业代表,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出席峰会,并于当地时间11月14日与铜矿开发公司Freeport-McMoRan公司董事长Richard Adkerson和爆破服务解决方案公司Enaex公司首席执行官Juan Andrés Errázuriz围绕能源转型、矿业脱碳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出席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

光伏技术进步加速全球能源转型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目前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要实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光伏是清洁能源的“放大器”和“搬运工”。每一瓦光伏组件的生产大约耗电0.4度,其全生命周期中可产生大约45度绿电,能源产出是消耗的100倍以上。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深入推进,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

  这得益于光伏技术进步驱动转换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李振国在峰会上表示,过去十几年,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超乎想象,光伏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为经济的电力能源,支撑全球能源转型及碳中和进程。“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十分自豪的。”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出席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

  李振国举例说,20年前,德国的电价是60欧分/度,光伏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3%~14%。2013年,欧洲的光伏发电成本为9欧分/度,与天然气发电成本一致,实现平价上网,光伏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7%~18%。如今,欧洲的光伏发电成本约为3欧分/度,而在中东已经降低至1~1.5美分/度的水平,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约为25%。

  当前,全球光伏产业链主要分布在中国,生产环节的能耗、碳排放发生在中国,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沙特红海新城406MW光伏项目,由隆基提供组件产品

  其中,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始终专注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始终以先进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整个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目前,隆基是晶硅单结电池(27.30%)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4.6%)两大赛道电池效率世界纪录的“双料冠军”。

  目前,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提升,光伏发电的成本还在降低。李振国在峰会上表示:“我们相信再过5~8年,超过30%转化效率的光伏技术将被量产。到时候,在有些光照条件很好的地区,光伏发电的成本应该会低于1美分/度。这从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用绿电电解水制取绿氢的成本也在下降的过程当中。”

  此外,李振国表示,人工智能会影响到光伏的很多环节,包括光伏技术研发的速度、效率,生产效率,质量管理等。“它会使新能源特别是光伏生产更快速地进行技术迭代,包括成本降低。”

光伏助力矿业绿色发展

  矿业是高耗能产业,推动矿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必然选择。

  “对于矿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我觉得是很重要的。”李振国表示,“我们在生产电池组件时,会用到铜。我们十分关心在开采铜矿的时候以及铜的冶炼过程中是否能够实现绿色低碳。因为如果脱碳了,那光伏组件的碳足迹会减少,组件会更绿色。”

  矿业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光伏发电是一个“一举三得”的举措。

  光伏发电可以让矿业用上绿色电力。矿区对电力的需求较大,供电电源是开发矿区,尤其是偏远矿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矿区一般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碳排放高,而且成本也比较高。李振国表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储能为矿山建立一个微型电网,一方面可以让矿山用上清洁电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用电成本。”

  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炸药。炸药生产需要使用氨,而目前氨一般是用煤炭制取,碳排放较高。用光伏产生的绿电制取绿氢,再制成绿氨,去生产绿色炸药,可以帮助矿业降低碳排放。

隆基与国家能源集团携手打造的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露天排土场光储电站全部采用隆基组件,修复当地地表生态

  此外,光伏还可以帮助修复废弃矿山。随着矿业资源的不断开采和使用,矿业资源日渐枯竭,废弃矿山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废弃矿山一旦遇到雨水天气,就会使得雨水聚集,可能会给周边造成污染。通过光伏发电和矿山治理相结合,既能解决土地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又能产生绿色电力,还可以疏导雨水,保护环境,对生态环境治理和能源转型具有积极意义,进一步推动矿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全球能源转型,需要全球各国、各企业的通力合作。作为光伏龙头企业,隆基将持续推动清洁能源在全球的大规模应用与普及,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