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光伏> 国内新闻

江苏盐城:力争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年均投资规模80亿元以上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3-01-30 10:50:23

1月28日,江苏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

会上,印发的《盐城市加快建设绿色能源之城行动方案》提出,深入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加快推进滨海、阜宁、射阳、建湖、盐都、大丰和盐城经开区等7家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力争2023年底前通过验收。鼓励建设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动新建工业园区、新上重大项目、新增公共建筑、集中连片农居等区域预留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荷载能力和配网结构。整合陆上光伏和滩涂海域光伏资源,编制光伏资源开发规划,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统筹推进规模化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力争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年均投资规模80亿元以上。

详情如下: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起步之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即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全力打造推动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城市。会上印发了“1+4”的政策意见,即《中共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之城、绿色能源之城、绿色生态之城、绿色宜居之城等四个行动方案的通知》。

其中,重磅出台的《盐城市加快建设绿色能源之城行动方案》提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把建设绿色能源体系作为盐城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绿色引领、多元保障、示范融合、产业提质为主线,以跑好“六大赛道”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驱动力、低碳引领力、产业竞争力的国际绿色能源之城,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行动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1.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到2025年,全市电力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煤炭静态储备能力达200万吨,LNG年接收能力达2000万吨,静态储油能力达10万吨,能源自主供给能力和辐射影响作用进一步增强,能源应急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2.清洁低碳成效明显。到2025年,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超35%,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下降10克标煤/千瓦时,氢能、储能参与能源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电城市建设更具魅力。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海上大功率风机、漂浮式海上风电等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突破,建成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心等一批高层次科创平台,海上“能源岛”、海洋牧场等一批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链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高。

4.绿色产业稳步壮大。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开票超2000亿元,新能源装备规上企业突破100家,光伏组件和电池产能规模均超120GW,新能源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风电装备和晶硅光伏产业链质态全面提升,地标性引领作用持续加强,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加快培育。

5.开放空间持续拓展。到2025年,国际绿色能源城市建设得到国际能源组织广泛认同,“海上风电第一城”城市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合作交流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链全球互动合作窗口作用进一步凸显,呼应双碳倡议的绿色城市发展底蕴更加丰厚。

《行动方案》围绕“扩大新能源多元供给,领跑绿色低碳赛道”“强化常规能源多元保障,拓宽支撑调节赛道”“突出能源设施多元建设,延伸保供服务赛道”“强化应用场景多元融合,抢占创新示范赛道”“聚力产业集群多元发展,争跑融合集聚赛道”“深化交流合作多元联动,竞逐开放互促赛道”,组织实施建设海上风电之都、建设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多种可再生能源发展基地、有序发展清洁高效煤电、加快开展“低零碳”园区试点示范、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等20项重点任务。

20项重点任务如下

1.建设海上风电之都。推进近海海上风电集群化发展,加快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大丰8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等首批竞争性配置项目群建设,力争2024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梯次推进“十四五”新增近海海上风电项目群竞争性配置工作,同步开展输电规划研究和接网方案论证,不断提高源网协同发展水平。稳妥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建设,积极推进射阳、滨海、大丰等地首批百万级深远海示范项目前期,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深远海项目建设,实施超大功率海上风机、海上风电柔性直流等示范应用。力争年均新增近远海海上风电装机规模300万千瓦,年均投资规模350亿元以上,到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列全球城市首位,打造世界海上风电之都。

2.建设光伏发电示范区。深入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加快推进滨海、阜宁、射阳、建湖、盐都、大丰和盐城经开区等7家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力争2023年底前通过验收。鼓励建设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动新建工业园区、新上重大项目、新增公共建筑、集中连片农居等区域预留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荷载能力和配网结构。整合陆上光伏和滩涂海域光伏资源,编制光伏资源开发规划,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统筹推进规模化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力争年均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年均投资规模80亿元以上

3.建设多种可再生能源发展基地。推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加快推动农村种养基地生物天然气和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探索生物天然气并入城镇燃气管网。统筹布局全市生活垃圾焚烧电站项目建设,在做好环保治理基础上,着力破解设施“邻避”难题,加快推进全市飞灰处置、炉渣资源化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快推动地热资源勘查,摸清全市地热资源底数,科学确定开采限量,通过完全等量同层回灌、无干扰井下换热等技术,加快探索地热能清洁开发利用。

4.有序发展清洁高效煤电。统筹电力保供和减污降碳,加快推进煤电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加快建成投产射阳港电厂2×100万千瓦、国信滨海港2×100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项目。争取省支撑性电源更多在盐布局,推动2-4台100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机组在我市沿海地区落户。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淘汰煤电落后产能,科学推进符合条件的煤电机组延寿运行。鼓励陈家港、射阳港、滨海港等大型燃煤电厂与沿海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向供热、供压缩空气、建厂内光伏等“发电+”业务延伸,推动传统煤电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

5.稳步发展灵活快捷气电。积极抢抓天然气发电发展战略“窗口期”,强化电、气市场动态研究,结合电力交易曲线和天然气供给特性,优化气电经营模式,增强系统调节能力。研究争取新增气电规划点,加快推进阜宁中海油二期燃气发电调峰项目建设,争取在滨海港工业园区LNG接收站附近规划建设清洁高效调峰燃机项目,配合新能源大容量接入输出,提升电网、气网调峰能力和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支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工业园区、城市负荷中心争取建设一批源、网、荷、服务相结合的分布式燃机项目,支持在役燃煤自备电厂通过“近等容量”改造为燃气发电机组,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效率提升。

6.适度发展稳定可靠热电。积极推动电、热耦合,适度补充燃煤热电联产项目,推进丰源热电、建湖丰富热电、滨海港工业园区供热中心、阜宁高新区热电等燃煤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做好煤炭替代、能耗、排放等要素指标落实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从严控制只发电不供热生物质项目。积极探索热泵、低碳区域供热系统、太阳能供热、氢能供热、融盐储热等清洁供热场景应用,全面增强热电可靠稳定性。

7.加快建设煤炭储运基地。完善日常调节与战略保障相结合的煤炭储备体系,落实重点电厂最低存煤制度,形成不低于全市年消费量5%当量的煤炭产品储备能力,提升市级自主调配和安全运行管控水平。推广清洁化煤炭运输方式,健全海河联运高效煤炭运输体系,形成以滨海、射阳、大丰等沿海煤炭码头和沿海电厂自有接卸码头共同组成的煤炭联运设施供给格局,进一步提升沿海煤炭中转储运基地对华东地区煤炭稳定供应和应急保障的辐射枢纽作用。加快推进滨海、大丰等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建设,推动国电投与中煤集团合作,推动盐城港滨海港区国家电投大型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尽快开工。

8.加快完善油气收储设施。完善市场化油气收储体系,坚持安全优先,兼顾经济合理,推进沿海LNG接收基地规划布局,加快推进中海油滨海LNG接收站、国信滨海LNG接收站等重点储气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海上LNG与陆上管道气互补格局,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接收能力2000万吨/年。加强LNG加工储运设施节能及余能回收,积极探索LNG冷能综合利用。加快建设中石化朱家墩储气库,安全稳定运行中石化上冈成品油库,提高全市油气保障能力。

9.加快优化油气输送管网。争取优化市内成品油支线管道,不断提高成品油管输比例,科学做好中石化建湖至上冈成品油管道安全保护工作。在国家、省管网体制改革框架下,加快全市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网布局,推进管网互联互通,提高沿海LNG资源向安徽、河南等内陆省份辐射能力。加快中俄东线盐城段、滨海LNG苏皖外输管线盐城段、省沿海输气管道盐城段等输气管道建设,提高天然气资源调配和市场保供能力。加快响水、射阳等长距离天然气管道支线建设,打通输配气环节“最后一公里”,到2025年,全市县(市、区)实现管道气全覆盖。

10.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按照整体结构强、重点部位韧、系统运行柔的原则,加快推进高荣500千伏、牡丹220千伏等输变电及其配套工程实施,适应沿海风电、光伏基地等大型电源输送要求。加快建设与产业布局调整、跨区潮流转移相协调的分区电网,优化沿海220千伏电网分区规模,提高区域间事故支援和转供负荷能力。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用能电气化相适应的配电网,加快110千伏链式目标网架构建,实现10(20)千伏标准网架全覆盖,提升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站等接入能力。推动变电站配置充(换)电设施、台区储能、光伏发电系统,深化拓展输变电节点的系统功能和应用场景。

11.加快开展“风光+”综合应用示范。推动国家能源、长江三峡等头部能源企业与海洋养殖企业、养殖装备企业合作,在盐城海域联合实施“风光渔”示范项目,推进海上风电、漂浮式光伏与现代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深化风光电力与海水淡化技术联动创新,推动“风光水”淡化海水成套装备应用和出口,为世界沿海城市和岛屿提供“盐城淡水”方案。服务盐城大规模海上风光基地开发,研究新型储能配置方式,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提升海上电力消纳利用水平和容量支撑能力。开展“风光氢”“风光氨”示范,实施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加快打造深远海海上绿氢、绿氨基地,创新构建稳定、高效海上绿氢、绿氨生产体系。大力推广“光伏+交通”、“光伏+工业”等应用新模式。

12.加快开展“低零碳”园区试点示范。梯次推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低碳园区试点建设,加快探索园区低碳转型路径,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50%以上开发区创成省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支持射阳港经济开发区、黄海新区等园区先行开展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加快设立低碳产品“认证中心”、绿色“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建立低碳产品、碳足迹、碳中和等低碳认证体系,探索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试点和绿电交易机制。积极构建园区纯绿电供应体系,推进电网结构优化、输配电设施升级等工程,推动绿电供应从高比例到百分百过渡。

13.加快开展智慧能源和绿能消费创新示范。实施能源领域信息物理系统建设,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级,试点开展智慧电厂、智慧管道、数字孪生电网、虚拟电厂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盐城智慧能源监管平台(绿能城市驾驶舱)和盐城绿色能源会客厅,整合系统能量流、控制流、数字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手段和新一代通信技术,通过可视化方式,促进绿色能源精准预测、遥向感知、智能诊断、自发平衡、闭环反馈,实现协同响应。倡导绿色能源消费新理念,引导形成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主动认购绿证。

14.推动风电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细化风电产业招商地图,围绕“升链、扩链”,加快突破控制系统、齿轮箱、大功率海上风电零部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前瞻布局风机退役改造产业。重点开展低风速、大容量、防盐雾等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加强主轴承研发制造,推进风电机组集成和远距离输电等技术突破,研制适应海上风电平价时代半直驱大兆瓦机型及轻量化百米级叶片,加快推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机型。依托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金风国地联合实验室等科创载体平台,加强与中国鉴衡、德国莱茵等国内外检测机构合作,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

15.推动光伏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市光伏产业发展布局,研究制定光伏产业项目准入机制,避免同质竞争和无序内卷。围绕“强链、壮链”,加快突破新型电池组件、逆变器等产业链重点环节,探索布局退役光伏电池及组件循环再利用产业。全力攻坚HJT(异质结)、TOPCon(钝化接触)等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和关键设备,探索基于等离激元效应的光能新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等,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支持润阳、天合等链主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等重点实验机构合作,打造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等为一体的光伏产业科技服务高地。

16.推动绿氢产业市场化稳慎发展。编制出台《盐城市绿氢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绿氢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构建新型氢气制储输运网络。围绕“创链、锻链”,稳慎补齐绿电制氢设备、储运输设备、纯化设备、新型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链空白环节,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支持大丰、射阳、黄海新区等地区建设绿氢供应链基地,积极争取在非化工园区开展规模化海上风电制氢、光伏制氢。坚持以市场应用为牵引,探索氢能商业化路径示范,强化氢管网、氢电源等设施示范领域应用,重点专注燃料电池电堆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推动在作业机械、工程车、物流、船舶、无人机等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结合制氢资源和用氢需求双重要素,优先在大丰、黄海新区、响水、亭湖等区域规划布局加氢站项目。在符合现有政策体系前提下,简化加氢站建设手续,鼓励建设综合能源站,力争到2025年底,建成加氢站15座以上。

17.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化安全发展。制定《盐城市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布局以电化学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超前布局固态电池等下一代前沿电池技术。围绕“建链、补链”,加快突破固液态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储能逆变器等产业链主要环节。推动新型储能与新能源、常规电源协同优化运行,支持大丰、射阳、黄海新区等地区重点布局一批新型储能电站,建设一批规模化储能+常规火电、储能+风光电等调峰调频联合体,科学制定安全运行规范,提高电力系统调解能力和容量安全支撑能力。支持在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公共场所等终端用户,依托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等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作为应急备用电源。

18.提升互动交流层次。强化与水电总院、华能清能院等beplay体育版下载 机构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产业项目、技术研发、数据共享等各领域深入开展互动合作。推进盐城光伏行业协会、风电行业协会、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联合会等在盐机构与国内外领先的新能源产业行业协会开展交流对话,围绕产业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前沿方向,探索成立合作交流联盟。

19.拓展国际合作阵地。推动我市新能源装备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支持新能源装备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相关成员国建立国际营销服务平台和海外仓,扩大风电整机、叶片、电池片及组件等产品出口业务,推进润阳泰国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在产业项目、技术研发、数据共享等各领域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与法国、德国、丹麦、英国等国家开展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快建设射阳中丹(欧)风电产业园、艾尔姆叶片、保利泰克风电检测等合作项目,推动装备、科技等双向合作互动。

20.打造行业交流盛会。高层次举办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集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高端beplay体育版下载 、高校院所等相关资源,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和产业方向,实现双、多边新能源领域高端对话与高水平合作,打造国际一流品牌峰会。高质量承办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等重点活动,争取将盐城设立为永久会址城市。积极与国家、省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接,争取承办更多行业企业家论坛、技术交流论坛、国际性会展、产业发展峰会等重大活动,扩大盐城新能源产业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