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行业要闻

广西:大规模开发集中式光伏发电 推动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12-30 16:38:07

1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网站发布“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线访谈”,其中提到,大规模开发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打造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推动广西红水河光伏、崇左风光等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开发分布式风电光伏,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安全稳妥发展先进核电,深度开发水电,开工建设广西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南宁抽水蓄能电站,谋划实施龙滩水电站8、9号机组项目。目前,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4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6.5%,同比增长约14.6%。

原文如下:

问题一:根据中央部署要求,我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请问相关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关于“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切嘱托,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念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八字真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努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位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契机和主要抓手,成立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顺利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构建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减污降碳、科技支撑、绿色消费等17个保障方案为支撑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作为谋划发展、推进工作的重要指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夯实绿色低碳发展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打好工业振兴攻坚战,狠抓“双百双新”“三大三新”项目建设,实施“千企技改”“千企科技创新”工程,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绿色工厂67个、绿色设计产品36种,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冶金、建材、化工、制糖等传统产业加快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2%。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发展以绿色低碳、生态循环为增长点的现代特色农业,推动农业新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聚焦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谋划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牧业低碳减排、水产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八大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农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52%。

三是积极发展低碳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双向融合共生发展,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质升级工程,推进柳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出台支持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具体举措,深入实施“旅游+”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

四是提升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能力。扎实开展科技强桂三年行动,实施“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形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18个,成功组建首家自治区实验室—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

三、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打造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推动广西红水河光伏、崇左风光等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开发分布式风电光伏,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安全稳妥发展先进核电,深度开发水电,开工建设广西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南宁抽水蓄能电站,谋划实施龙滩水电站8、9号机组项目。目前,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400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6.5%,同比增长约14.6%。

二是积极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全面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预计年内完成改造562万千瓦,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306.7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下降1.6%。

三是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能源网”大会战三年行动,累计完成投资约2300亿元;持续推进金中直流、乌东德水电送桂,有力保障能源安全。

四是落实国家能耗双控优化政策。印发实施“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贯彻落实优化能耗双控政策工作方案等,狠抓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加大对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的监督检查,对照重点领域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建立企业能效清单,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2022年前三季度全区能源消费强度同比下降3.1%。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截至目前,推动183家企业接入自治区平台。

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碳增汇能力

一是全力保护好广西的蓝天、碧水、净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保持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2%以上,漓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为优并稳居全国前三;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稳定。

二是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国土科学绿化行动,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等实行最严格保护措施,强化漓江、西江、九洲江等重点流域和北部湾海域等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年预计完成植树造林350万亩,同比增长14.38%,石漠化植被生态质量呈改善趋势比例达99.2%,红树林保护面积超14万亩。

五、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推进运输工具和装备低碳转型,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43万辆,累计建成充电桩11.8万个,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完善北部湾港和内河港口联运设施,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海铁联运。

二是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创建无废城市、低碳城市,加快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积极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和绿色建材,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达87.20%,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碳排放分别下降2.12%和1.84%。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创新落地碳排放权、碳汇预收益权质押贷款、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推进柳州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四是加快绿色生活方式转变。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完成6253家节约型机关和5889所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发布2个公共机构节能地方标准,全面实施公共机构能耗定额管理。持续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漓江高峰论坛及广西·桂林第十一届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展示会暨第六届绿色低碳产业博览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消费方式。

问题二:目前,我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还存在什么困难?下一步将重点从哪些方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答:当前,我区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钢铁、石化、建材产业占比高,能源消费刚性需求旺盛,产业转型发展节能减排压力大;工业、能源短板突出,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尚未有效解决。

下一步,我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碳达峰碳中和“四对关系”,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制定出台能源、工业等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生态碳汇等系列配套文件,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切实把党的二十大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实效。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传统行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改,实施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深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增强工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升级,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建绿色低碳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培育壮大节能低碳环保产业,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协同降碳。

三是重点围绕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化能源领域改革等方面,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有序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完善煤炭油气产供销体系建设,扩大跨区域能源合作。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开发风电和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深度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新型储能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响应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市场化消纳机制、电力价格机制,持续推进电网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构建油气“一张网”发展新格局。

四是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协同减排,持续抓好漓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做好重大项目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开展全区生态碳资产调查核算,谋划推动林业碳汇试点工作。

五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抓好交通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加快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广绿色节能交通工具。加快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研发,在碳减排、清洁能源、固废综合利用、岩溶碳汇、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展开科研攻关,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发展绿色商贸、促进绿色消费,广泛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生产生活方式。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