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产业财经

自主品牌抢占纯电动汽车市场“才刚开始”

能源发展网 发布时间:2021-03-02 00:00:00

上周,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其中两项指标引人关注——一是到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二是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混动汽车的,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同样是新能源汽车,因为不同的技术路线,在未来5年中获得了不同的产业发展“待遇”,这是何故?

先说插电混动汽车的情况变化。上海市政府宣布2023年取消插电混动汽车的专用牌照,是为了将有限的道路资源去支持更多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进一步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同时,这还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竞争力有关。在插电混合动力电池这项技术路线中,欧美、日本等车企起步更早,投入更大,中国并不占优势。

但在纯电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第一梯队。从市场规模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17.8万辆,略少于欧洲,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82%。从基础设施看,中国的充电桩覆盖率逐年上升。“我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必然要支持自身的优势产业。”

再说纯电动汽车待遇为何“好”。“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电动化转型。”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中国车市已呈现出新能源车超强发展的态势。

2020年,蔚来、理想、小鹏的销量增长都超过100%。到年末,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五菱宏光Mini EV销售量一举超过特斯拉,成为中国市场上当年销售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从整体看,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从2016年的1.1%上升至2021年1月份的7.2%。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自主品牌将迎来持续的增长期。“因为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中,插电混合动力的份额持续下降,自主品牌车企借助纯电动汽车进行换道超车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崔东树说。

若仔细观察,面对逐渐显现的市场变革,中国各大自主品牌车企早已开始悄悄布局。去年11月,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与阿里、张江高科共同成立智己汽车,并将该企业定位为汽车科创公司,进行新一代纯电动智能汽车的研发。同时,还将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一汽红旗宣布将于2025年推出15款电动车型。而比亚迪则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

2021年伊始,吉利便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实体公司,管理基于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生产的车型。理想则率先宣布季度净利润转正,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公司……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的进步、碳排放政策的限制,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未来5年,自主品牌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比赛才刚开始。(解放日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