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产业财经

天然气工业“摇篮”要孕育一个“气大庆”

能源发展网 发布时间:2021-12-06 00:00:00

  11月下旬,当今冬第三轮寒潮来袭时,川渝大地的油气田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产量均达到历史新高,产能建设不断提速。

  作为新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摇篮”,四川盆地曾铸就我国天然气发展史上多个“第一”。如今,这里正加快建设中国第一大气区,为端牢能源饭碗和实现“双碳”目标添“底气”:建设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打造中国“气大庆”。

  这项任务也写入了此前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川渝两省市将在国家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绿色清洁能源“北上东送”

  11月下旬,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的日均工业产气量达到了1.07亿立方米。

  作为盆地内最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企业,西南油气田今年的天然气产量迈过300亿立方米大关比去年提早了33天;前10个月产量同比增幅11.7%,预计全年将突破353亿立方米。

  在去年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首个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后,西南油气田今年继续保持“冲刺”状态,产能建设高效推进。目前,安岳气田规模上产180亿立方米工程有序推进;川南页岩气深层150亿立方米上产工程全面启动;川西二、三叠系试采井口口高产,2022年一季度将建成20亿立方米规模;川东北高含硫规模上产40亿立方米加快推进;金秋气田致密气试采评价成效显著,上产25亿立方米开发准备基本完成。

  11月11日,相国寺储气库较计划提前4天进入第八采气周期,加入全国储气库调峰保供行列,充分发挥储气库“天然气粮仓”的功能及应急保障作用。

  地处重庆市北碚区和渝北区交界处的相国寺储气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也是保障川渝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冬季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气源。今年扩容达产后,相国寺储气库日采气量最大能达到2855万立方米,是目前全国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之一。

  另一家企业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石油局”)的日产气量在11月底增至0.245亿立方米。今年以来,西南石油局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力保障川西陆相气田和元坝气田等老区高产稳产,加快推进威荣页岩气田、永川页岩气等新区上产,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近20%,累计超过了72亿立方米。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近期也开足马力,保障天然气生产供应,8口新井接连投产。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供天然气增至近2000万立方米,预计全年产气超过71亿立方米。作为我国首个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自2014年投产以来已累计产气409亿立方米。

  据测算,4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燃煤约0.8亿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而就在今年,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的累计产量先后突破400亿立方米,相当于植树8.8亿棵,绿色低碳效应显著。

  这些天然气除了满足盆地内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气外,还将输送到京津冀地区和长江沿岸地区,送去绿色清洁能源,守护万家温暖。

  “气大庆”建设提速

  2009年前,四川盆地的天然气年产量曾领跑全国半个世纪。近年来,随着普光、安岳、元坝、涪陵、长宁、威远等大气田相继建成,盆地天然气年产量重回全国第一。如今,建设中国“气大庆”吹响了盆地新一轮天然气大发展的号角。

  “气大庆”意为油气当量相当于大庆油田高产稳产时期的年产油量,约5000万吨。位于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于1959年首次发现,让新中国甩掉了“贫油国”帽子,有力支持了国家工业建设。

  在天然气领域,四川盆地也有着同样的重要性。这里利用天然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从1958年起,四川盆地逐步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和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天然气工业体系。2005年以后,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步入发展壮大阶段。

  “2004年,公司建成全国首个百亿立方米气区,历时46年;2017年产量跨越200亿立方米,历时13年;2020年建成300亿立方米大气区,仅用了3年。”西南油气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道伟说,“十三五”时期公司高效探明了2个万亿立方米特大型气区,高水平建成了3个百亿立方米大气田,产量连续5年创新高。

  目前,在川渝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比达到16%左右,远高于8%的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四川、重庆两省市的天然气产量达56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29%。

  按1255立方米天然气折算1吨原油计算,实现“气大庆”目标意味着盆地内的天然气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这一目标有望在2025年实现。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预计2035年建成。

  根据川渝两地签订的《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川渝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建设项目总投资7100亿元,其中“十四五”投资2700亿元。两地将重点开发川中磨溪龙王庙组气藏、川中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气藏、川东北高含硫气田等常规天然气,以及涪陵、南川、长宁-威远、渝西等区域的页岩气。

  夯实“压舱石”打造“增长极”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能源结构的清洁低碳转型正进一步加快。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化石能源,同时具有资源稳定和开发利用技术成熟的优势,其重要性愈加凸显,消费量及其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

  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等部门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预测,202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规模将达到4300亿至450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5500亿至6000亿立方米。

  立足国内保障供应安全,“十四五”及之后,天然气仍需持续稳步增产。《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预测,我国天然气产量2025年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在2040年及以后较长时期稳定在3000亿立方米以上水平。

  “其中,常规天然气是‘压舱石’,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将发挥‘增长极’作用。”西南石油局总经理郭彤楼说,“十三五”时期四川盆地内的涪陵、长宁、威远、威荣、太阳等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超过千亿立方米,夯实了页岩气增储上产的资源基础。

  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较晚,但通过十来年的摸索,已在3500米以浅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去年,全国页岩气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产量主要来自四川盆地及周缘。其中,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年产量达116.1亿立方米,成为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

  涪陵页岩气田作为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和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先后创新形成页岩气藏综合评价、水平井组优快钻井、长水平井分段压裂试气、试采开发配套和绿色开发为主的可复制、能推广的5大技术体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于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贡献了力量。

  “我们研发的‘页岩气立体开发技术’已经在世界页岩气开发领域处于先进水平。”中国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远照说,这一新技术为页岩气高效开发探索了新技术,也为国内页岩气充分动用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攻对象将从中浅层转向深层、超深层,对勘探开发技术和成本控制提出更大挑战。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李鹭光在此前的第五届成都天然气论坛上表示,深层页岩气作为未来天然气上产的重要领域,需要各方持续推进联合科技攻关,实现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