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国际新闻

德国能源保供难言乐观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30 11:46:45 作者:陈希蒙

  近段时间,为了加快能源进口多元化,尽快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德国总理朔尔茨亲自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沙特、阿联酋、卡塔尔海湾三国,试图在能源供应方面达成相关合作,从而尽力避免德国在这个冬天可能面临的“断气”风险。不过,实际效果难言乐观。

海湾之行收效甚微

  近期,朔尔茨率领代表团对沙特、阿联酋、卡塔尔海湾三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有分析认为,朔尔茨此次“寻求能源合作之旅”收效甚微,除与阿联酋签署能源保障协议外,朔尔茨并未得到沙特和卡塔尔在能源供应方面的任何明确承诺。

  据德媒报道,在访问阿联酋期间,朔尔茨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会面并签署了关于保障能源安全和加快工业增长的战略协议,根据该协议,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今年将向德国提供一批液化天然气,同时为德国备有“专供”液化天然气,并于明年交货。

  然而据德新社报道,阿联酋今年将向德方供应的首批液化天然气数量仅为13.7万立方米,能量相当于137万千瓦时,还不及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2月1日一天的输送量。

  此外,朔尔茨在沙特和卡塔尔的访问“频频碰壁”。由于2018年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的发生,德国与沙特的外交关系进入了“冷冻期”,而此次为了寻求能源合作,朔尔茨不顾政府内部和人权组织的反对与抗议,坚决要求访问沙特,并称沙特是化石燃料出口国和区域大国,德国需要与王储建立“牢固的工作关系”。然而朔尔茨的“热情”并未换来任何回报,据德媒报道,朔尔茨此访并未与沙特达成具体能源合作协议。

  同样,此次朔尔茨在卡塔尔也几乎是“空手而归”。卡塔尔能源部在与德国相关企业会谈后仅表示,与德国莱茵集团(RWE)等企业的长期液化天然气合同谈判仍在进行之中。在与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会谈期间,朔尔茨表示希望能在谈判上“取得进一步进展”。事实上,近几个月,德国一直在与卡塔尔就能源供应协议进行接触,但至今仍未见到成效。究其原因,首先,德国方面不愿签订20年的长期合同,且希望液化天然气价格与荷兰基准天然气价格挂钩,而不是与石油挂钩。其次,卡塔尔要求德国不得在欧盟内部转手液化天然气,这一点恐遭到欧盟反对。

 多措并举保障供应

  除了在能源进口方面不断寻找“新卖家”之外,德国政府在保障本国能源生产与供应方面同样想尽了办法。

  近日,德国政府宣布将本国最大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商尤尼珀公司收归国有,以使后者摆脱因俄方“断供”而陷入的财务困境,并应对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表示,联邦政府将在尤尼珀公司持股约99%,在其母公司芬兰富腾公司持股8%,并竭尽全力让这些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稳定。

  据了解,德国市场上四成天然气由尤尼珀公司供应,其经营状况对德国大型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有重要影响。由于俄罗斯大幅削减对德供气,尤尼珀公司被迫额外投入大量资金从其他渠道购买天然气,最终难以为继,促使德国政府7月宣布将注资15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但事实证明,这些钱不足以让这家能源巨头摆脱财务危机。自俄罗斯本月初以设备故障为由无限期暂停经由“北溪-1”管道对欧洲供气后,该企业情况急剧恶化,导致德国政府不得不再次“施以援手”,此次加上前期投入,德国政府对尤尼珀公司的救援花费将增至290亿欧元。

  尤尼珀公司被宣布收归国有后不到两天,据德媒报道,德国政府已计划将另一家天然气进口商保障欧洲能源安全公司收归国有,以避免其破产。据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关保障欧洲能源安全公司未来安排的磋商仍在进行中。据了解,保障欧洲能源安全公司先前名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德国分公司。今年初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放弃对其的所有权后,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从4月起将其临时接管。

  此外,自9月初宣布改变原定的2022年底“彻底淘汰核电”计划并将2座核电站作为“应急储备”机组开启至2023年4月中旬后,近日哈贝克再次表态,这2座核电站很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之后继续运行,并在明年第一季度与德国电网并网连接。哈贝克表示,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德国电力市场的持续紧张局势,以及法国因许多核电站停滞造成的电力产量不足”。

  根据媒体报道,德国目前还有3座核电站仍在运行,而此次德国政府决定推迟“退役”的是位于德国南部的Isar 2号核电站和Neckarwestheim 2号核电站。

  此次宣布核电站延期使用的决定,对绿党出身的哈贝克而言颇为罕见。反对核电发展、要求核电在2022年年底前全部退役,历来是德国绿党的核心政治诉求之一,德国也因此成为主要核电国家中最明确弃核的国家,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就提出了2022年弃核的目标。然而愈演愈烈的欧洲能源危机,暴露了欧洲电力系统的脆弱,并且最终动摇了德国政府的弃核战略。

 “缺气之冬”恐难避免

  一则突发事件让饱受能源危机困扰的欧洲国家再度紧张起来。当地时间9月26日,丹麦能源署称发现了“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北部附近有3处泄漏点,并在同一水域探测到2次强烈的水下爆炸。事件发生后,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走高,欧洲基准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当天涨幅一度达到22%。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立即宣称,“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并非“事故”而是“蓄意破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严重关切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认为目前掌握的信息证明管道是被人为蓄意破坏。

  俄罗斯“北溪-1”项目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发表声明说,“北溪-1”和“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的3条管线一天内同时发生损坏的情况前所未有,目前尚无法评估维修时间。

  对于这一事件,德国联邦网络局声称该泄漏事故对于德国天然气供应没有任何影响。联邦网络局相关发言人表示,“自从俄罗斯9月初停止输送天然气后,本来就没有很多天然气流入‘北溪-1’。尽管如此,德国天然气设备储存速度还是在稳步上升,现在储存率已经达到了91%”。

  分析人士认为,德国政府的表态看似“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按照联邦网络局局长克劳斯·米勒的说法,如果俄罗斯天然气完全“断供”,即使德国储气量达到100%,也会在两个半月之内用尽。其次,德国目前与其他能源出口国新签署能源保障协议中的进口数量全加起来也不足以弥补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带来的庞大缺口,此外,德国用于接收液化天然气的接收站正式投运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以及对欧洲各国实际影响的显现尚需时日,然而德国民众已经坐不住了。近日,德国北部城市卢布明爆发游行示威活动,数千名民众走上街头,要求德国政府结束对俄能源制裁并降低能源价格。可见,对于德国民众来说,这个冬天注定十分艰难,等待他们的也许将是高昂的供暖费账单。(记者 陈希蒙)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