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老中电力能源合作的典范工程”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01-07 21:46:54 作者:孙广勇

日前,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欧江二期项目三级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二期项目一、三、四级电站的9台机组在2020年全部投产发电,实现“一年九投”目标,全面进入发电大产出阶段。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宋玛·奔舍那说:“南欧江项目是老中电力能源合作的典范工程。”

防控疫情与保障生产两不误

南欧江是湄公河左岸老挝境内最大支流,全长475千米,天然落差430米,水能指标优良。南欧江流经的老挝北部地区,曾长期因电力供应不足等导致经济发展较慢,亟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项目“一库七级”,分两期开发。2016年4月,一期项目三个电站(二、五、六级)实现投产发电,二期项目四个电站(一、三、四、七级)开始建设。全流域总装机容量1272兆瓦,年均发电量约49.66亿千瓦时。截至2020年年底,已发电装机容量达1062兆瓦,累计发电量超63亿千瓦时。据悉,2021年全流域电站将全部建成,进入梯级联运的发电时期。

水电站建成后将提供稳定优质的电能,保障老挝全国12%的电力供应,促进北部电网升级和输送互联。同时,项目将助力老挝打造“东南亚蓄电池”,加快老挝电力出口和电力区域一体化进程。七个电站犹如一串明珠,正将南欧江丰富的水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源动力。

疫情冲击叠加老挝2020年上半年持续大旱,水电站建设进度面临不少挑战。为实现发电目标,项目参建各方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水电站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对策,召开南欧江流域保发电专题会,倒排二期生产时间表,让运行管理人员提前熟悉设备性能、掌握关键控制环节,实现了在设备投产运行后立即转入正常运行管理阶段。老挝员工阿麦说:“南欧江项目防疫工作到位,措施得当,执行有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安心。”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助力防灾减灾

水电站建设之前,南欧江流域没有布设水文站,极度缺少水文信息资料。作为电站的配套项目,南欧江水情测报系统在2014年5月建成投用,是老挝目前建设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填补了老挝相关领域多项空白,被誉为南欧江流域的“眼睛”。

水电站集控中心的视频监控显示屏上,实时滚动着南欧江流域数千条水情信息。“该系统具备无人值守的全天候工作能力。”集控中心负责人介绍说,2020年5月,南欧江项目委托中国云南省气象局为该流域提供专业的数值天气预报。科学的预报为南欧江流域提高发电效益、防汛抗旱、调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保障电站及沿河居民安全生产的同时,为丰富老挝南欧江流域水文、气象资料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前雨季来临时,时常突发洪水,淹没南欧江两岸的稻田,冲跑岸边的渔船。河边的房屋年复一年地修,有时生活都成问题。”一级电站附近拉塔亥村的村民松涛说,自从有了这套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可以提前预防洪水,及时应对干旱、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

三级水电站下游孟威县县长拉达纳赛·康西达介绍说,南欧江项目定期向老挝政府防汛部门、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梯级电站所属县政府等报送气象预报和水雨情信息,无偿提供南欧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软件入口,帮助老挝政府防灾减灾。当地也可以据此对各个电站的水量、发电负荷等进行实时调配,提高水量利用率和发电效益。

促进当地减贫和社区发展

随着水电站的投产,历史文化名城琅勃拉邦的道路更宽,夜色更美,涌现出一批新建的旅游景区景点。琅勃拉邦省副省长苏干·奔勇表示,南欧江水电站推动了琅勃拉邦的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减贫和社区发展。

32岁的艾力克是南欧江二级水电站附近哈克村的村民,他曾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凭借掌握老、中、英三国语言的优势,应聘到水电站工作。随着收入增长,艾力克添置了全套家用电器,还买了一辆汽车,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从小在琅勃拉邦长大的博拉帕,2016年7月从中国留学回国后,家人鼓励她去考公务员,但博拉帕却认准了中国电建,“在这里能学到更多东西。”经过努力,博拉帕掌握了水电调度业务,成了业务骨干,还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员工。

目前,南欧江水电站建设运营期已累计为当地提供1万多个就业岗位。中国电建与当地高校合作,提供教学观摩机会,分期选派学生和员工赴中国培训和留学深造。

南欧江水电站项目涉及老挝2省8县1.26万人口的移民搬迁。中国企业承建了移民新村,每户有客厅、卧室、厨房、独立卫生间等设施,并提供配套家具,让村民们彻底告别了简陋潮湿的木桩房、草(竹)棚。

惠楼新村村民谢岛说:“水电站为村民们提供了芒果树、菠萝蜜树、柚子树、椰子树等经济林木,邀请种植专家讲解各类果树种植及日常养护知识,扩大了我们的收入来源。”

“与我们哈克村一样的移民新村,共建设了30个,每村都统一配套学校、医务室、村公所和市场等。”艾力克说:“电站还为我们新建、改扩建了500余公里公路、20余座桥梁,启动了‘生计改善’工程,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本报曼谷1月6日电)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1-01/07/nw.D110000renmrb_20210107_1-03.htm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