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国内新闻

合肥市光伏产业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光伏们 发布时间:2021-01-14 10:48:35

走进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通威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几百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仅有寥寥数人,智能机器人忙碌于各个生产环节。“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良品率高,让通威始终保持在高效晶硅电池产业的领先地位,为合肥的光伏新能源产业持续助力。”通威太阳能合肥基地总经理谢泰宏说。


在肥东县东红社区,不少村民屋顶上都整齐排列着太阳能光伏面板,一片片泛着乌光的太阳能板熠熠生辉。“这不起眼的板子装上后,家里用电成本下降了,卖电也增加了收入。”该村村民王长福感慨道。


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情,是合肥市在光伏产业发展上坚持“制造+应用”两端发力的产业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借光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制造+应用”两端发力的产业发展模式效应显现,光伏及新能源产业成为合肥市同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代表性产业之一,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2019年,全市光伏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速16.7%,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总出货量34GW,同比增长20%。今年1~10月,光伏及新能源产能实现增加值增速15.1%,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链布局完善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通威太阳能是全球领先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截至目前,取得了连续76个月持续盈利、连续76个月开工率100%、连续76个月满产满销的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肥完善的产业链布局,离不开与阳光电源、晶澳太阳能、中南光电等上下游企业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谢泰宏表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肥市坚持完善产业生态,打造垂直化产业链,构建以通威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晶澳太阳能(组件)、阳光电源(逆变器)为龙头,光伏玻璃、储能、光伏电站系统工程等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呈现配套专业、上下游联动、产供销一体的良好态势。全市产业链企业9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24户,2019年销售超亿元企业17家,从业人员达1.3万人。

如今,加大创新力度,占领技术制高点,已成为合肥市光伏企业的共识。作为国际一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商,阳光电源一直坚持并重视自主创新,其产品多次填补国内空白。“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合肥们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每年保持在6%左右的增幅,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研发投入也会继续加大。”该公司副总裁张友权介绍说。

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今年玻璃产能有望突破5600万平方米,比去年上涨近10%,其产品综合良率已提高到82%,“这在行业里已经非常高了,这主要得益于产品技术的更新。”该公司副总经理方忠喜说。

除了企业自身的创新努力,合肥市还不断发挥“有形之手”作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产业链发展韧性。目前,合肥市已组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个,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建成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各1家。全市重点光伏企业拥有各类专利2036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地方及以上标准16项(其中4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及7项地方标准)。

政策持续助力 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


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在全国较早实施光伏产业发展支持政策,2013年开始陆续出台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系列文件,引导产业加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531’新政后,我们及时修订出台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对技术改造、储能产品应用等技术和模式创新的支持力度。”该负责人说,近三年来,合肥市累计兑现市级光伏专项政策项目230余个,扶持资金8800余万元(不含市级度电补贴),有效发挥了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

今年6月,合肥市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从市级层面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合力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背后是合肥让企业串珠成链,形成“链条”规模,做足、做好产业“链”文章的精准发力。

在方忠喜看来,“链长制”实行后,上下游企业“抱团抱得更紧了”。他形象地描述,“比如我们公司的产品,从凤阳运来石英砂、在公司周围拿到包装材料、我们加工生产出成品、卖给在合肥的晶澳、通威、中南光电等大客户,一整个‘链条’下来,成本降低了、利润增加了,‘链’的效果显而易见。”

“合肥要做好产业链建设,更重要的是引进更多的‘强者’‘强链’,针对薄弱环节‘补链’。”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吴秀龙在谈到“链长制”时如此建议。

对此,未来合肥市将围绕产业链缺失的中下游环节,重点招引浆料、背板、封装胶膜等组件配套及设备制造;推进IGBT等逆变器关键元器件国产化替代,招引培育MOSFET、GTO等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企业。同时,积极引进相关检验检测及认证机构,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产业生态。同时,继续招大引强,重点支持通威、晶澳加大在肥投资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支持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电池、高效组件规模化量产,抢占产业制高点。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