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
正在深刻影响中国南方
粤港澳大湾区
在广东
在我们看不见的寻常巷弄里
工厂和家庭每用100度电
就有约24度电产自西部大江
(据2019年广东全社会用电量,以及媒体公开报道的广东2019年全年消纳的西部水电计算)
▲ 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城市新中轴线夜景。摄影:刘大伟
需求在南 资源在西
这些水电
大多来自水能资源富集程度
堪称中国之最的金沙江
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
金沙江与三峡集团在其干流上建设的
四颗世界级“水电明珠”相辅相成
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
是“西电东送”水电的主要产地
▲ 乌东德水电站全景(资料图片)
作为南方电网供电范围内
调管的最大水电站
在四颗“明珠”中
乌东德水电站
是粤港澳大湾区最亲密的“光明使者”
六月中旬
电站全部机组将投产发电
水利万物 电惠万家
且看这“圆满句号”画上之前
那珠江口分外璀璨的灯光背后
乌东德水电站
如何书写“东西部协同发展”
以及“碳达峰 碳中和”等时代答卷
▲ 乌东德水电站大坝上游面(资料图片)
01 发电
春末夏初
经济快速复苏与高温天气叠加
粤港澳大湾区电力需求陡增
1月至4月
大湾区九市全社会用电量
同比2020年增长近30%
▲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夜景 摄影:毛思倩
在南方电网统筹下
三峡集团对乌东德水电站
进行点对网电厂顶峰运行
5月发电超过22亿度
条条“银线”穿城而过
一端输送着“夏日的清风”
一端汇聚着“生产的力量”
自2020年6月29日
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
截至6月12日
乌东德水电站一年内
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输送超过242亿度清洁水电
可凭一己之力
支撑广州全市工业用电近7个月
替代约752万吨标准煤燃烧
减排二氧化碳约1881万吨
二氧化硫约6.3万吨
(据广州市2020年工业用电量计算)
▲ 建设期间的800千伏昆北换流站。摄影:李志杰
02 防洪
恢弘大坝矗立峡谷之间
湍急江流退为一川平湖
2020年汛期
年轻的“防洪战士”乌东德水电站
首次站上防洪“阅兵场”
2020年8月19日
乌东德水电站迎来18500立方米/秒的
筹建以来最大洪峰
电站拦洪削峰
将出库流量降至15000立方米/秒
减少了进入三峡水库的水量
为三峡工程应对75000立方米/秒的
建库以来最大洪峰
打好了“配合战”
▲ 乌东德水电站泄洪 摄影:许健
2020年汛期
乌东德水电站共拦洪约13亿立方米
可填满超过1300个水立方
彼时仍处于建设期的“防洪新兵”
勇敢承担起防洪任务
这在中国大型水电站建设中极为少见
大国重器的实力与底气可窥一斑
▲ 乌东德水电站泄洪(资料图片)
03 惠民
向东绘制上扬的经济曲线
向西描画两岸群众的幸福生活
乌东德水电站以江为墨
画出丰厚的“福袋”
曾经荒芜的群山上
建起了规模化的库区移民新房
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局限性
在新兴的集镇里被打破
移民群众的发展潜力
如同大江那般宽广无垠
▲ 乌东德移民新村 摄影:卢忠灿
光速传送的电流
每一丝都散发着民生情怀
持有乌东德水电站股份的川滇两省
一年来已从中获得数亿元收益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将因此得到进一步推动
▲ 乌东德水电站至昆北换流站线路工程建设现场。摄影:李志杰
飞跃高峡的民生桥上
车流、物流、人流、电流彼此交汇
蹚出条条发展轨迹
峡江之上
“幸福列车”欢快鸣笛
车轮向前,贫困向后
▲ 因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而修建起来的洪门渡大桥,可方便川滇两省人民往来交流。摄影:许健
跨越千山万水
送达千家万户
乌东德水电站
融入千万中国人的生活
成为一个奔跑向前的大国中
不可或缺的经济与民生动力
本文作者:朱静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