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电力朋友圈

我的长江我的家|安徽无为:农村治污也要“私人定制”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1-07-07 00:00:00

  本网讯(向珊)“污水站为啥要种这么多绿植?”走进安徽无为市泥汊镇菜场村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仅百来平米的小型站点里,一个种着菖蒲和美人蕉的方池竟占了一半面积。

  “它叫微生态滤床,采用干湿交替的方式运行,创造多种生境,促进微生物更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无为农污技术跟踪评估项目负责人张婷介绍。

  菜场村污水处理站,是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在无为开展的农村污水治理扶贫试点项目建设的12个污水站之一,服务周边69户居民,日处理生活污水约20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它除了常规生化工艺外,还采用了人工湿地技术,污水流经种满植物的方池,通过生态处理技术得到深层净化,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还美化了环境。

  2019年5月开始,长江环保集团在无为推动农村污水治理扶贫试点,最终选取了沿江7个原贫困村做试点,建成了覆盖全村的污水收集管网,建成了采用8种不同工艺、不同处理规模的12座污水处理站。记者走访时发现,所有的污水处理站都是一体化“自动式”装置,能实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稳定运行。

  “我们实行‘一村一策’。”长江环保集团安徽省区域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浩说,“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规模小,水质水量波动大,村庄之间的差异大,我们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定制’了污水处理方案。”

  ▲无为泥汊镇村貌 摄影:陈磊

  无为位于长江北岸,与芜湖隔江相望,下辖20个乡镇,各乡镇间穿绕着丰富的水系。先前,无为的农村污水收集率较低,农户生活污水直排、散排到附近的河沟的现象普遍存在,河里的水浑了不说,还大大影响了当地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水产养殖。

  “我们早就盼着污水能集中收集处理,都希望环境好一点,养出来的虾、蟹等水产品附加值高一些,收入增加一些,日子过得舒服一点。”无为市泥汊镇艾大村村民艾守敬说。

  现如今,12座污水处理站陆续投运,农户卫生间、厨房的生活污水,统一纳入村庄污水收集管网,再输送至村里的污水处理站,12个站点每年可收集处理约10万吨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事关农村水环境质量,事关农民增收,更关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水清了、河沟没臭味了、环境好多了……村民们纷纷给农污项目“点赞”。

  “这个项目对改善我们村的村容村貌有很大的帮助,农村环境好了,才能吸引外来资源,乡村才能振兴。”艾大村村干部邹建国说。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推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升级的建设目标。

  在无为,长江环保集团积极探索县域污水治理的新路子,打造“集散结合、城乡一体”“增存组合、厂网一体”“精简结合、设备一体”“智慧联合、运营一体”模式。无为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PPP项目一期工程,通过建设6个污水厂、7个污水处理终端及17个镇的污水管网“穿针引线”,将乡镇污水纳入整个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中。

  “乡镇污水原先都是各自处理,不同行政级别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都不一样,城乡一体后,全部划归市级统一管理。”长江环保集团安徽省区域公司无为项目负责人陈煜说,“我们统一了污水处理工艺和管网建设标准,为后续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和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规范和实施路径,还能对今后长江大保护县域项目的实施起到示范作用。”

  ▲无为市泉塘镇污水处理厂站 摄影:向珊

  近期,长江环保集团牵头中标无为市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PPP项目二期工程,项目涵盖了污水主支管及接户管网工程,以及多座污水厂(站)的新建、提标改造及扩建。如果说一期项目强壮了无为城乡污水处理的“树干”,那么二期便能让污水处理系统“枝繁叶茂”,共同为无为美丽乡村建设擦亮生态底色,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