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赛场上
苏炳添以“9.83”秒的成绩
刷新亚洲纪录
用中国速度诠释了“奥运精神”
金沙江边大国重器
在水电“奥运”赛场上
也以“速度、跨度、温度”
创造了又一项世界奇迹
自6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初露锋芒
从上世纪90年代
启动地质勘测至今
川滇交界崇山峻岭间
漫漫时空跨度
以公里计,也以毫米计
以年计,也以秒计
以万名记,也以一人记
标尺不一
却共同度量着大国重器
勇攀高峰的锐意
为民造福的信念
01
跨度
白鹤滩水电站
从设想到首批机组发电超:60年
从一队踏勘到坝峙两山
时光如画笔精雕细琢
寒暑交替间
马道勘探足迹泥泞
坝面装备起卸堆摆
机组焊接弧光闪烁
老房家当整理打包
10万移民
挥别故园 新栽桑梓
2万建设者
躬身筑坝 砥砺前行
以个体之轻
托起工程之重
“世界第一”“全球首次”背后的
智慧、心血、执着、付出
难以度量 也无需度量
行之惟艰的攀登者,致敬!
移民工程历时:10年
白鹤滩库区
金沙水涨
47个移民搬迁安置点
烟火渐起
247.5公里复建等级公路上
快起来的不止车流
还有10万人奔向新生活的脚步
现代小区
爷爷奶奶学着搭乘电梯
灯火通明 广场舞起
教室校园
塑胶跑道代替山路
书声琅琅 笑脸纯真
街边路口
不少移民返乡创业
一方门脸 百货齐全
“不用再爬那么高的山
走那么远的路
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
转子自旋一圈历时:0.56秒
0.56秒内
16台机组
转子划过完美圆周
约2400度电能随之产生
可满足一个现代三口之家
近一年的用电量
头顶星辰 手执江水
最美的“绿色之舞”,起旋!
白鹤滩大坝坝顶弧长:709米
白鹤滩水电站
300米级特高拱坝
以709米“纤纤一脉”
牵手川滇两省
打通幸福“民生路”
水电站建设期间
拉动两省GDP超3000亿元
建成后将充分发挥
发电、防洪、航运以及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等综合效益
为生态“留白”
为发展“增色”
一江清水 蓄能两岸
金沙河谷的“绿色引擎”,开动!
地下洞室群总长度:217公里
160余条隧洞
217公里总长
在白鹤滩水电站
两岸山体内交错纵横
爆破、支护、衬砌
建设者集智巧思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
开挖出世界最大规模地下洞室群
支撑容纳着
车流、物流、水流与电流
彼此相连 交错奔涌
雄伟精巧的“地下迷宫”,走起!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约1700公里
2022年
随着白鹤滩水电站
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
以及三峡、葛洲坝6座水电站
将在这条清洁能源走廊上
璀璨齐耀
从绵远的横断山脉
到广袤的荆楚大地
可再生能源源源不断
横跨5省
将西来之水化为东去之电
每年可节约
标准煤约924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减少全国碳排放2.4%
水风光互补互调
以更灵活多元的方案
积极回应着中国
能源结构转型的时代之问
穿山越岭的“绿色足迹”,向前!
白鹤滩库区回水长度:182公里
白鹤滩水库
防洪库容75亿立方米
是金沙江防洪梯队“干将”
淹没52处主要险滩
为乌东德-白鹤滩
枢纽间河段通航创造条件
碧波上
一颗颗曾悬挂于山间的
贫困村落“遗珠”
沿着约247公里长的复建公路
新聚在47个移民安置区
10万川滇老乡
搬新家、做生意、寻新路
盼了多年的新生活,你好!
02
速度
水流冲击转轮流量:
539-546立方米每秒
向下 向下
滚滚江流直冲转轮
200米落差所产生的功率
可驱动20台C919大型客机
平稳飞行
为保证机组稳定性与效率
建设者、科研者、决策者深入其中
数百个课题 数千次实践
只为那一句——
“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泄洪洞最大过流速度:47米/秒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
世界最大无压泄洪洞穿山而过
47米每秒的设计流速
赶超一辆平稳行驶的特快列车
严谨的工程师
升级设备、研究材料、精钻工艺
造就混凝土“镜面”奇观——
3条泄洪洞过流面总长6700米
混凝土表面平均不平整度小于3毫米
养护状态下
壁面鉴人、倒影清晰
吸引水电同行
甚至桥梁市政纷纷“取经”
“经书”很厚
温控防裂、混凝土优化、工艺创新
“经书”也很薄
“造大国重器,两物不能少
一张板凳,一颗匠心”
抗疫与生产速度:5000人与两个月
庚子年春 大疫突至
5000建设者值守在岗
时如满弓 间不容发
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
防控体系迅速建立
从防疫物资到生产原料
疫情防控小组
平均每5分钟一通电话
每天起草约20件公文
将万名建设者“摆渡”入施工区
无一例感染
生产战线上
每一根毛细血管
有一份热 发一分光
值守 蓄力 加速
推动白鹤滩大坝连续浇筑
泄洪洞重点部位
按计划完成施工
大国重器铿锵挺近
艰辛焦虑 释然喜悦
化为建设者那一句庄严承诺——
“越是艰险越向前!”
年度混凝土浇筑量:512万立方米
2019年
白鹤滩主体工程建设高峰年
全年完成512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创同类工程
年度混凝土浇筑量世界纪录
料车交错 缆机流转间
跨过“速度”标尺
是“仓仓精品”的潜心实践
24小时风雨无阻
看低热水泥的充分论证
打破水工界“无坝不裂”断言
看智能建造“苦练内功”
以科技助推管理提升
从覆盖基岩的第一仓混凝土
到31个坝段全线到顶
1151个建设昼夜中
建设者如是感慨
“常能感到一阵斗志
在工地上,在团队里,更在心中。”
03
温度
制冰机温度:-6摄氏度
坝
在浊浪与激流中崛地而起
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内
建设者与温度展开层层博弈
于每一个控制环节
增强国之重器的“精品属性”
“雪”
在干热河谷纷扬落下
-6摄氏度的制冰机里
薄如蝉翼的冰片集结向前
在混凝土搅拌罐的“撮合”下
与骨料和水泥完美“邂逅”
交织出一段给大坝“退烧”的
“冰雪奇缘”
人
在“冰”与“火”之间穿行有度
冷了双手
换一面“巨盾”峙山御水
热了后背
换一库平湖书写安澜
黑了脸庞
换中国建造享誉世界
泄洪洞混凝土内部
最高温度(夏季):35摄氏度
3条泄洪“长龙”
以35摄氏度的恒定“体温”
休眠在金沙江左岸山体内
等待一个丰水期的到来
将它们唤醒
再将穿越山河的激流揽入胸怀
安全送往下一段旅程
机组转轮焊接环境温度:40摄氏度以上
这是一段坚定的“追光”之旅
面罩之下,汗滴成花
黝黑的面容上写满坚定
方寸之地,弧光四起
“蓝色星空”里藏着匠心匠艺
毫厘之间,精准施策
“精品”意识深嵌大国重器
大国重器建设者温度:正无穷
他们
从春天的七级大风中走来
在夏季炙烤的烈日里
用心丈量国之重器的高度
秋天的落日余晖
将他们的脸庞晕染得更加坚毅
转眼来临的萧瑟冬日
又送来新一年的轮回
日升又日落的金沙江
四季更替 万物枯荣
唯一不变的
是这群普通人
面对国家和民族重大工程
永远年轻
永远热泪盈眶
永怀赤子之心
设计:李雨潇
摄影:黄正平 刘涛 谢雷 张禾
张勇 卢忠灿 朱静霞 黄春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