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电力朋友圈

一条送鱼儿回家的路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1-10-19 00:00:00

  本网讯(王普)世界上的道路千万条,有阳关大道、羊肠小道,有远行的路、求知的路,有候鸟迁徙的路、驼行沙漠的路……每一条路都有不同的走法。

  对身经百战的水电工程师们来说,有这么一条路,可谓是艰辛而又曲折。

  这条路就是——送鱼儿回家的路。

  江河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保护水生生态,人类在修建水电站的同时,对鱼类的保护一刻也没有停歇,不断进行着探索、论证、科研、试验,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鱼类、呵护自然。

  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为保护金沙江水生生物,促进乌东德水电站区域珍稀特有鱼类洄游迁移,完成生活史与遗传交流,三峡集团在乌东德水电站首创尾水固定集运过鱼系统,成功解决了鱼儿过坝问题。

  ▲航拍乌东德大坝表孔泄洪 摄影:许健

  首创尾水固定集鱼系统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保护难度大。如何保护好原有水生鱼类种群的数量和生活习性,是水电站工程规划建设之初面临的的课题。

  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伊始,三峡集团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将乌东德水电站集运过鱼系统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精心谋划、勇于创新、科学探索、积极实践,与工程建设一体推进。

  这条探索创新路艰辛而曲折。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乌东德水电站环评批复要求,三峡集团组织长江设计集团等科研单位就集运过鱼系统进行反复论证,对电站区域的鱼类生态习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坝址下游河道和水流特性进行认真考察。

  随着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的不断推进,集运鱼系统成为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据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副主任顾功开介绍, 2017年12月三峡集团召开专家咨询会,结合乌东德流域生态、水工、水力学等特性,和该河段鱼类喜激流和底层洄游等特点,以及在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等电站的建设运维中发现尾水区域鱼类较多的经验,审时度势提出了在电站尾水位置建设固定集鱼系统,充分利用电站较为湍急的发电尾水诱鱼、集鱼的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三峡集团组织科研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该流域鱼类生活习性的研究试验,通过对鱼类栖息水深深度,喜欢吃什么食物、什么样的水流、在什么季节繁殖,哪些鱼类需要过坝,过坝对它们有哪些好处,以及鱼类资源量分析等多个指标,最终确定圆口铜鱼、长鳍吻鮈2种主要过鱼对象,细鳞裂腹鱼、齐口裂腹鱼、短须裂腹鱼、长薄鳅、长丝裂腹鱼、昆明裂腹鱼、鲈鲤、中华金沙鳅等8种次要过鱼对象,以及华鲮、短身金沙鳅、白缘䱀等38种兼顾过鱼对象。

  方案确定后,三峡集团与参建各方一道开启了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尾水固定集运系统的设计建设,同步在电站左岸尾水出口等地采取临时网箱等方式进行生产性试验,累计收到300余尾,再次验证了在电站尾水建设集运鱼系统的可行性。

  经过建设者们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国内首创的乌东德水电站尾水固定集运鱼系统于2020年底完成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和配套设备的购置等工作,具备试运行条件。

  ▲航拍乌东德右岸尾水集鱼站 摄影:许健

  据介绍,尾水固定集运鱼系统主要由集鱼系统、提升装载系统、运输过坝系统、码头转运系统、运输放流系统和监控监测系统等组成,它的功能是在坝下收集目标鱼类,并对鱼类进行提升、暂养、转运,最终放流至库区合适的江段。

  该集运鱼系统过鱼种类重点针对产漂流性卵洄游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和重要经济鱼类,总体设计方案已纳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能不能集到鱼、集到目标鱼种,是决定整个集运鱼系统成败的关键。

  “集运鱼站已建成,能不能取得效果?如果集不到鱼,失败了,怎么办?当时大家的内心非常忐忑。”全程参与该集运鱼系统设计工作的长江设计集团枢纽院通航与设计部副主任王翔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理论及试验与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这座首创的尾水集鱼系统能否按照预期目标集到鱼呢?这一切都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集鱼系统首次投运成效显著

  如何走好这条科学实践之路,是工程师们面临的又一道坎。转眼间时间已来到2021年伊始,建设者们迎来了意义非凡的一天——固定集鱼箱首次下水。

  长9.8米、宽3.8米、重达12吨的集鱼箱在卷扬机的抬吊下缓缓降入集鱼槽底部。大约一个小时后,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守在现场的工程师目不转睛地盯着集鱼槽,等待着集鱼箱出水的那一刻。

  15分钟后,集鱼箱露出水面,大家看到了箱中有鱼!经过现场技术人员清点、辨认,首次共集鱼近十条,有中华金沙鳅、中华沙鳅和犁头鳅等。此时不是主要过鱼季节,集鱼数量不多,但这初步验证——集鱼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一天,建设者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乌东德右岸集运鱼系统运行 摄影:赵健

  在后续的几个月里,现场运维和科研团队继续加大对该流域鱼的生态习性研究,并总结分析不同季节、时间、流量、水深等工况下集鱼数量和种类,不断优化集运鱼运行操作方案,调整集鱼作业时间、时长和水层等,确保集鱼效果最佳。

  截至目前,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尾水固定集鱼系统运行平稳,集鱼效果显著,累计集鱼27000余尾,集鱼种类达45种,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等10种主要和次要过鱼对象已全部收集到,其中包含齐口裂腹鱼、细鳞裂腹鱼、白甲鱼、泉水鱼等性成熟的大规格个体,最大体长45.2厘米,最大体重2.9斤。其间,创下单日最大集鱼量近2000尾、单网集鱼量860尾的记录。

  “9个多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乌东德水电站尾水固定集运鱼系统集鱼方案安全可行,已取得初步效果,能够满足区域水生生态保护的要求,可以替代传统集运鱼方案。” 顾功开说。

  集鱼系统安全可行意义深远

  乌东德水电站尾水固定集运鱼系统属国内首创,是利用发电尾水实现多点位、大流量、全深度集鱼的设施。它的成功建设,对河流生态的连续性、洄游鱼类的上溯、鱼类种群的基因交流及遗传多样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这条路的成功实践,对建设者来说,是感动、激励,更是新的开始。“相比传统集鱼设施,乌东德水电站尾水固定集鱼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超越预期,无论是集鱼数量、种类,还是集鱼对象均达到既定目标,后续将加强监测和科研分析,不断提升运行效果。”王翔如是说。

  理论研究认为,鱼类能够适应的水流速不会超过每秒2米,超过该流速鱼是游不过来的。乌东德水电站尾水固定集运鱼系统的成功,丰富了专业的认知,也进一步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为其他类似水电站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多年来,为保护金沙江水生生态,三峡集团在建设精品工程同时,同步建设金沙江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珍稀特有鱼类的科研培育和增殖放流,成功实现齐口裂腹鱼、鲈鲤成熟、规模化的全人工繁殖,取得了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长薄鳅人工繁殖试验阶段性进展。集运鱼系统建成和成功运行,将对金沙江流域珍稀特有鱼类的亲鱼收集驯养、苗种培育和水生生态保护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峡集团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集鱼系统运行方式,进一步提升集鱼效果,推动金沙江水生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长江生态保护。”三峡集团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杨宗立表示说。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