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电力朋友圈

大国崛起背景下的比亚迪发展样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弯道超车?

《投资者网》 发布时间:2022-12-23 10:23:47 作者:谢亦楠

  从燃油车时代,再到新能源汽车的百花齐放,中国汽车产业和技术的“进化史”,又是一部中国经济发展的变迁史。而鲜为人知的是,新能源汽车在成为气候之前,是一个个在逆境中求生的故事。

  从技术储备到确定技术路线,从实验室技术模型到样机,从可量产的产品到第300万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002594)坚持了二十载。在此期间,一些人走了,有些人选择留下。在经历了失败的磨练、寸步维艰的研发过程后,这群倔强的“技术控”想的是“立志为地球降温1℃”。

  坚守梦想初心,比亚迪从一个产品做到了四大产业,也从一个企业影响到了行业。而这也促成了比亚迪与“亚洲足球小姐”王霜的强强联合,作为比亚迪第300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王霜的坚韧与比亚迪的品牌理念不谋而合:“拼搏不留遗憾,球可以输,但人不能输!”

 领跑行业“无人区”

  燃油车时代,欧洲汽车工业遥遥领先中国半个世纪。从上世纪末开始,跨国车企对华输出技术和品牌,以中外合资模式掘金中国市场,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中国汽车产业面对强大的国际品牌几乎丧失话语权。2007年,深圳坪山基地落成仪式上,王传福语惊四座:未来是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天下。

  在当时看来似乎显得盲目乐观的定论背后,实则是比亚迪多年来的未雨绸缪。2002年,比亚迪力排众议,毅然确立了汽车制造的发展方向,并向着行业的“无人区”——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发。

  2008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这也标志着,比亚迪在新能源方面的战略布局,领先了一个时代。

  时间来到2014年,新能源汽车政策终于落地,但电动车却没有等来爆发期,反倒是燃油车不断井喷。在新一轮的坚持和隐忍中,比亚迪炼出了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最终在电动车时代到来时全面爆发。

  仔细观察比亚迪全产业链布局的进程,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其布局都遵循着这样几条规律:

  第一条规律,是紧紧围绕着新能源产业,努力将每个链条做宽、做深,做实。

  第二条规律,是始终把握着创新与匠心精神,每进一步,都建立在未来产业升级的基础上。

  第三条规律,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始终把科技研发当作第一生产力。

  于是在新的一轮角逐中,比亚迪毫无悬念地卫冕。今年前11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到163万辆,数量远超2021年全年的71.3万辆,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名。

  受到销量推动,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市占率迅速上升,从今年年初的23%增长至最新的30%以上。结合比亚迪在手订单,业内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将花落比亚迪。

  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支撑起比亚迪的强劲业绩。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2676.88亿元,同比增加84.37%;归母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

 为梦想,一路向前

  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这要求企业除了要在产品上做到卓越,还需要根据对消费者的理解,重新定义未来。

  以Z世代年轻人为主的消费群体,更遵循自我感知、同时兼具理性与感性,这成为了比亚迪为品牌增添新内涵的切入口,也促成了比亚迪与“亚洲足球小姐”王霜的强强联合。王霜积极阳光的活力形象恰好与比亚迪品牌年轻化的理念不谋而合。

  王霜始终保持着对足球的热爱:“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巅峰在哪,只是想要去在每一场比赛当中,尽自己200%的努力,去发挥自己所有的能量。”

  无人不钦慕王霜精湛无敌的球技,更多人是折服于她坚持不懈的精神。

  球场上只见荣耀加冕,却不知暗处的无言伤痛。被问及当初是如何坚持下来的。王霜回答:“拼搏不留遗憾,球可以输,但人不能输!”

  “从武汉的小球场,再到世界的大球场,是坚持让我走到了今天。”追梦背后,有心酸、汗水,也有冷眼和嘲笑,但凭着一股韧性,凭着坚持不懈,王霜让质疑都化为掌声,让冷眼变为艳羡的目光。

  比起冠军的头衔,永不言弃的坚持和追逐,才是最耀眼的勋章。无独有偶,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痴狂于技术,无论面临多少挑战、外界如何质疑,始终坚守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我不相信我们中国人造不出最好的汽车”。

  比亚迪与王霜之间犹如两个平行世界,时时发生着奇妙碰撞:1995年,比亚迪与王霜出生;2002年,7岁的王霜踏上足球之路,7岁的比亚迪毅然决然地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梦想;2022年,27岁的比亚迪第300万台新能源汽车下线,27岁的王霜则成为第300万台车的车主。

  这是全球汽车行业中首家将新能源年产量推向300万辆的汽车品牌,更是汽车诞生100余年来的一次重要突破与转型,这意味着汽车产业百余年历史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

  王霜坚韧的性格、对足球梦想的追逐,无不契合着比亚迪的品牌特性。正如无数次发生过的历史一样,每一位精神领袖成功的背后,总会伴随着汗水与泪水。而这些人的成长过程,无一不遵循着两大规律:

  其一,他们坚信未来,愈挫愈勇,面对困难和挑战,能迸发出越来越强的拼劲与决心。

  其二,他们总是坚定地丰富着自身能力与内涵,在成为领先者的同时,还在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更具厚度,从不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这两大规律,既契合王霜过去的历程,也象征着比亚迪的发展路径。

屹立于世界舞台

  就像王霜的每个精彩进球背后,都有一连串精妙的传递和进攻的部署一样,比亚迪的全球视野同样游刃有余。

  2022年7月至今,比亚迪相继宣布进入日本、德国、挪威、丹麦、瑞典、印度等国家的乘用车市场,10月还宣布在泰国建设整车制造工厂。

  在“中国制造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品牌要完成的任务,不能只是让自已更多、更快、更便宜,而是要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在竞争中获得更多话语权,承担民族企业的使命。

  因此在海外市场,比亚迪选择“高举高打”,从高端汽车切入市场。比如在欧洲发布的汉、唐两款车型,售价高达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ATTO3售价也达到3.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

  作为中国制造出海的代表,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既在于它早于行业的领先身位,也在于比亚迪对高品质产品定位一以贯之的保持,为全球消费者带来美好使用体验。

  但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它对全球化发展进程规划清晰、步调稳健的推进。清晰的组织结构、既广且深的多产业布局、遍布全球的渠道、业内顶尖的人才团队,以及不断丰富内涵的大国品牌,这些要素聚合在一起,成为了比亚迪在国际化道路上,与越来越多全球用户共享中国品质的推动力。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新一轮周期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展示了何为坚韧与担当,未来必将突破重重挑战,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谢亦楠)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