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电力朋友圈

逐梦万亿级新蓝海,动力电池如何标准统一、安全运输、回收利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 发布时间:2023-06-12 11:21:37 作者:陈维城

  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进入快速提升阶段。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63%。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动力电池快速增长。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94.6GWh,同比增长90.7%。动力电池产业正成为万亿级市场新蓝海。

  6月8日-11日,以“绿色新动力·世界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动力电池beplay体育投注官网 与标准、新一代动力电池与前瞻技术、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动力电池高效与安全运输、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等话题展开研讨交流。其中,动力电池标准统一、高效安全运输、回收利用等问题值得重视与解决。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电池标准统一,换电模式受关注

  动力电池正朝着高安全、高强度、轻量化、低成本、长寿命方向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集成、新管理等技术革新不断加快。当前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迅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链加速全球电动化进程,beplay体育投注官网 与标准创新需求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电池规格尺寸偏多,适用性不强。要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是实现大规模制造,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认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优化行业管理政策,强化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提高动力电池热扩散安全技术要求,加强产品一致性监督管理,强化产品安全保障,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信协议等标准统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展望相对其他补充电能的模式,换电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当前,发展重卡换电模式,技术、产业链等方面已万事俱备,只欠标准化、互通化的“东风”了。宜宾正在试用一些重卡换电标准,已取得较好效果,有望在下一步推广。

  “换电标准已经成为解决行业发展关键问题的必须项。规划形成以安全性、互换性、使用性为研究内容的电动汽车换电标准体系。电动汽车换电互换性标准研究内容包括软件、硬件两方面的统一,最终要实现的是车辆、电池与换电站三者之间的互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刘桂彬认为。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会长顾大松表示,展望前景,网约车换电业务有利于推进解决三四线城市网约车合规化难题,深化网约车行业合规化进程;有利于通过“共享换电”向汽车共享转化;有利于深化“新能源”与“新交通”的密切关系。

 破解运输安全难题,降低物流成本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蓬勃发展的背后,动力电池的安全运输也成为企业和行业部门共同面临的挑战。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仍存在运输方式受限问题,目前我国境内动力电池运输以陆运为主,占比达99%;出口以海运为主,占比约90%-95%。

  宁德时代物流部总监孔杰表示,安全贯穿了整个产品的单体设计、系统集成、应用性能以及包装运输。针对电池不同的安全等级进行分级,呼吁能够在低危电池上豁免成普车运输,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动力电池危货车运输资源不足的情况,也能够为降低运输成本提供解决方案。

  “构建城际运输导航优化平台,获取运输车辆的行驶路径、行驶状况、行驶位置等信息,实现车路云结合的导航路径优化,使运输车辆高效到达用户地点;构建运输风险评估监控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网联终端设备,获取动力电池包运输中温度、压力等动态监测数据,实现运输风险实时安全评测。”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杨明认为。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所副所长陈亮表示,将继续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提案,为中国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技术支撑。中国铁路不断深化推进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安全一直是铁路运输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

  “愿意继续和有关各方共同致力于动力锂电池的水上运输研究工作,做好产品设计与水上运输要求的有效衔接,提供动力锂电池水上运输分类、包装使用、积载隔离、标签标识等的技术支持。”辽宁海事局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春龙表示。

  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主任台枫认为,安全始终是民航的底线,动力锂电池航空运输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研发新型的保护装备、设施设备,将动力锂电池可能的危险控制住,成为推动航空货运安全发展的新的发力点。

完善回收利用体系,数字化管理助力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在相关部委的指导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正加速建设,我国已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发展路径。不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仍值得重视。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促进退役电池绿色回收和综合利用,建立规范有序的动力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市场生态,对环境保护、成本控制、梯次利用、原材料的保障,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化发展。

  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应引起关注。推动正向研发时动力电池易回收利用设计相关标准制修订,实现动力电池从生产前端开始考虑后端回收。

  辛国斌认为,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协同推动能源供给、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回收拆解低碳化。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制定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规范,支持退役电池柔性拆解等技术攻关应用,加强专项检查和严格监督,构建绿色循环发展生态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指出,动力电池产业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期,回收利用问题日益紧迫,但我国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回收利用体系构建亟待完善。要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攻关高效高安全梯次利用技术等。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提到,为了实现大数据赋能回收体系构建,数字化管理助力产业升级,将线上电池评估技术与线下场景充分融合,全面升级电池之家平台,基于车辆多源数据,依托电池评估与定价服务,面向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打造市场最具权威性的退役动力电池共享交易平台。

  天能集团新材料事业部总裁崔星星表示,锂电回收作为锂电后周期行业,业内玩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拓上下游合作,逐步延伸产业链覆盖,形成从电池生产到电池再制造的闭环。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两种主要方式。梯次利用规模化发展机遇挑战,中长期内以再生利用为主导。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