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提升广大电力职工的安全文化素养,营造电力行业和谐守规的安全文化氛围,我们研究起草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6月11日前将书面意见以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我局。
联 系 人:张嘉琳
联系电话:010-66597427
传 真:010-66022129
电子邮件:dianlianquan@163.com
附件: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0年5月9日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提升广大电力职工的安全文化素养,营造电力行业和谐守规的安全文化氛围,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内生动力,是全体职工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共识,是行业形象的集中体现。随着新时代beplay网址更新 的迅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必将成为突破制约安全生产瓶颈的“利器”,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警示教育,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明确要求。201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五十项重点任务统筹考虑。2018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先后出台了电力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和网络安全3个三年行动计划以及风险管控专项行动计划,对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在一系列政策引领下,电力行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安全是技术、安全是管理、安全是文化、安全是责任”这一基本理念,主动应对新要求、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实现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推动了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020-2025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电力行业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安全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从行业层面看,核心价值体系尚未确立,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规范、标准缺失,不同领域、区域、企业之间的安全文化发展不均衡,安全文化载体相对单一,安全文化传播体系亟待完善。从企业层面看,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基层班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文化缺乏延续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制度规范执行不到位,宣传教育相对滞后。从职工层面看,安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安全知识和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活动参与动力不足,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健全。在此背景下,提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坚持文化引领,注重传承发展,是推动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秉承“安全是文化”的思路,以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提升防范能力、养成安全习惯为目标,创新载体、注重实效,推动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和谐守规的安全文化良好氛围。
(二)基本原则
全面系统。把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和职工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创新科学技术、保障安全投入等手段,形成整体合力。
开放包容。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学习借鉴新兴文化,大力促进不同行业、区域、企业间的文化交融,广泛吸纳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结合实际、取长补短,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
整体协同。凝聚政府、企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安全文化建设联动机制,实现政府引导、企业自律、职工全覆盖、社会参与的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格局。
形式多样。创新宣传形式,丰富传播载体,结合行业、地域、企业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电力安全文化,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品牌效应。
(三)主要目标
行业安全:营造和谐守规的安全文化氛围,维护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定团结、繁荣昌盛提供可靠电力供应。
企业安全:逐步建立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培训教育体系、管理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职工安全:加大宣传教育、学习培训力度,使安全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使安全文化入脑入心,使安全技能切实提升,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引领、凝聚、辐射作用,为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到2025年,电力安全文化理论体系初步成型,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评价体系、诚信体系相对完善,电力安全文化成为行业监管、企业管理的“软抓手”,职工安全文化素养稳步提升,电力安全文化社会共建格局基本成型,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电力安全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打造一批科技型、创新型电力安全文化基地,打造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安全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力安全文化作品。
三、实施路径
(一)重点工程
1.电力安全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出符合新时代鲜明特征、切合我国电力行业实际的安全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主要建设载体。
2.电力安全文化组织机构建设工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等层面的电力安全文化组织机构,根据发展战略、工作实际和职工需求,成立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组织并根据实际制定详细规划、流程、职责等,实施安全文化建设、评估、宣传等工作。
3.电力安全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工程。完善交流机制,搭建传播平台,促进安全文化融合与创新,积极拓展国际交流通道,使先进安全文化“走进来”,让优秀安全文化“走出去”,服务我国国际能源战略。
4.电力安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建设工程。培育一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引导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安全文化产业化发展,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孵化安全文化创新产品。
5.电力安全文化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安全文化专业人才建设,扶持建设一批行业急需、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制度创新、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端beplay体育版下载 ,凝聚各个领域的专业机构力量,加强电力安全文化理论研究,搭建平台、推广成果。
6.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工程。探索建立电力安全文化创建评价标准和相关管理办法,形成具有电力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框架,鼓励电力企业培育一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打造文化品牌,树立行业标杆。
(二)主要任务
1.打造电力安全文化体系。出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规范,探索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发展路径,不断完善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评价体系等,健全完善“和谐 守规”的电力安全文化体系。
2.强化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按照统一规划、自上而下、整体推进的模式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强化经费保障,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
3.开展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评估。跟踪安全文化发展方向,推动建立融合企业安全生产指标、电力可靠性指标、电力人才发展指数等现有各类指标的安全文化发展指数,掌握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建立安全文化监督评估机制,出台安全文化建设评估标准,提高评估体系运行质量。
4.开展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交流。征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组织专家系统梳理、研究、总结、推广,着力搭建电力安全文化交流平台,共同绘制新时代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发展蓝图。
5.开展电力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以主题宣讲、知识竞赛、文艺创作、征文比赛、文化论坛、榜样选树、阵地建设、警示教育等为载体,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推动电力安全文化繁荣发展。
6.强化电力安全文化技术支撑。充分挖掘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汇集安全文化制度数据库、教育数据库,畅通分享渠道,建立安全文化生态圈,打造电力安全文化大数据平台。
7.加强电力安全线上培训。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造电力安全文化培训云课堂,为广大职工提供有干货、有乐趣的精品课程,有效利用“排行榜”等手段,激发学习热情。
8.建设电力安全文化信用体系。明确信用体系的内容维度、衡量标准和应用范围,通过社会舆论、价值取向、道德评判等方式规范信用活动;建立电力安全生产承诺机制,实施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9.加快电力安全文化成果孵化。推动建设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创新力强的电力安全文化产业基地,完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促进产业优化与成果转化。
10.加大电力安全文化资金投入。鼓励通过设立电力安全文化公益基金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引导职工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提升全行业安全文化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制定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抓好评估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全局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二)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不断改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方法,有效提高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资金保障。拓宽投入渠道,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共同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安全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安全文化研究、教育、传播活动有序进行。
(四)加强宣传引导。对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不定期主题宣传、典型宣传,保持全社会对于安全文化的“关注度”,营造和谐守规的良好氛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