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中国电力报在头版刊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署名文章《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全文如下:
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 辛保安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作出全面部署。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推动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加紧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国电力行业以保障安全供应为首要任务,以全面绿色转型为发展方向,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顶梁柱”,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始终以电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坚守使命勇担当,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电力行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力以赴保供电、持之以恒促转型、锐意进取求创新、开放合作“走出去”,为推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安全供应平稳有序。2024年夏季全国电力最大负荷达到15.4亿千瓦,较2023年同期增长1.1亿千瓦。新能源比例再创新高,电力系统“双高”特征日益凸显,叠加洪水、内涝、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电力保供压力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电力保供首要责任,源网荷储全环节协同发力,动态优化系统运行,不断深挖调节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电力系统全年安全稳定运行。
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发电装机32.3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7亿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超过13亿千瓦,新能源新增装机占总装机增量的80%以上。煤电机组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电网配置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投运2项特高压输电工程,累计建成41项,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470万辆,终端电气化率提升至29%,远高于全球20%的平均水平。
电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核心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量产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海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达到20兆瓦,全国首个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投运。我国贡献了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设备,风电、光伏发电成本较10年前分别下降60%和80%。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加快推进。
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1~10月累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5.1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2%以上。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去年前三季度全国绿电交易电量超1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倍,交易绿证2.53亿个。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省间、省内中长期交易机制全面覆盖,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不断拓展。电力企业作为重要交易主体,积极参与碳市场规则研究和制定。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碳排放权累计成交量超过5.5亿吨,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国际能源合作不断深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全球首份电力发展指数报告,对100个代表性国家电力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和排名,我国居全球第七、亚洲第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积极推动跨国电网互联,我国与周边国家累计交易电量超过1100亿千瓦时。参与制定电力行业国际标准约100项,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团结奋进再登攀,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电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能源发展呈现清洁化、电气化、网络化、数智化的新趋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发展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新兴能源技术竞争加剧等系列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更好更快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电力行业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电力工作的全面领导,筑牢电力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升电力服务品质。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全局,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保供与转型,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以能源安全为前提加快能源转型,以能源转型为途径保障能源安全。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解决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发展活力;持续推动重大原创技术攻关,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打造电力新质生产力。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源网荷储各环节和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各阶段,深入推进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电力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2025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十五五”是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电力行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供应,坚定不移促转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一是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全力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发挥煤电保供“压舱石”作用,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煤电,持续推动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需的合理裕度。有序推进抽水蓄能开发建设,加强新型储能应用,多措并举推动各类工商业负荷、虚拟电厂、控温负荷等积极参与削峰填谷,满足系统灵活调节需求。强化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密切跟踪天气变化、燃料供应、用电需求等情况,加强来水、风、光监测,推动气象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充分考虑电力缺口极端情况,在发电调用、负荷控制等方面留足处置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拉闸限电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
二是加快能源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着力提升清洁能源可靠替代能力,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风光发电装机2亿~3亿千瓦,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8亿千瓦。加快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深入推进“大云物移智链”等数智化技术与电网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电网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为支撑保障高比例新能源以及多元负荷大规模接入提供坚强平台。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加快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电气化升级,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产业体系和生产生活方式。
三是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降碳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更加经济高效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持续完善市场基础规则,加快推动现货市场全覆盖,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绿证绿电交易机制。深化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设,完善新型储能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建立健全电—碳市场协同机制,强化电力交易、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协调,推动绿色电力证书与碳市场有效衔接,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变。
四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电力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先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柔性输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氢能等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强化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布局,持续引领能源转型关键技术发展。加强跨学科、跨领域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布局新材料、新工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产业,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构建协同发展、融通创新、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促进产学研有效贯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五是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变革。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推进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在国际场合积极发声,推动设置议题、贡献中国方案,展现我国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风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等领域深化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能源电力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绿电绿证、碳足迹等国际标准制定与互认,探索“绿电+先进制造”“绿电+出口贸易”“绿电+算力”等国际合作新模式,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站在新起点,电力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忠诚担当、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奉献光明”的新时代电力精神,全力做好我国能源电力保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beplay网址更新 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