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咨询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电绿色发展成就与展望

中国电力网 发布时间:2022-10-26 00:00:00 作者:顾洪宾 薛联芳 宋晓彦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电绿色发展成就与展望

  □ 顾洪宾 薛联芳 宋晓彦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电行业深入学习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发展与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水电开发的生态保护理念、技术得到深化,基本建立了水电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不断创新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持续推进绿色水电技术,保护和修复河流生态,探索开展流域综合监测,促进水电环保高质量发展。

 基本建立水电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起步阶段,我国就十分重视水电环境保护标准建设,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重要标准;进入2000年以后,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等标准,对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的内容进行了规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电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建设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根据国家能源局总体安排,成立了能源行业水电规划水库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相关标准立项、审查、日常管理工作。在既有环境保护标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按照环境保护新形势新要求,安排了60多项水电环境保护标准的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由国家能源局发布了40多项水电环保标准,基本形成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与环境保护、水利行业标准相协调,涵盖水环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水土保持等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实现了水电行业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的系统化、层次化,为水电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不断创新环境影响评价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电行业逐步建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等各阶段的技术方法体系,形成了协调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技术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电行业积极推动水电规划环境影响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出了资源开发方案的概念,通过综合比选环境影响、水库淹没、建设条件及电力需求等因素,将水电规划项目分近期实施、深入研究后实施和暂不实施三个层次,对于规范水电开发时序、控制水电开发强度起到了重要作用。重点完成了澜沧江、金沙江、黄河上游河段(湖口至尔多、茨哈峡至羊曲)及其他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环评,从流域层面对梯级布局、开发时序、装机规模、开发方式以及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统筹优化和协调。统筹干、支流开发与保护,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如栖息地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避让等,从源头上尽可能减缓了生态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支撑流域绿色发展。

  通过40年的发展,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内容日趋完善,项目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方面得到了深化和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系统开展了流域梯级水电建设的生态环境累积影响研究,深化了拦河筑坝建库带来上下游水文情势、水质、水温等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强化了大坝阻隔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库淹没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的研究。

  为了促进运营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2年,原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环境影响后评价支持技术与制度建设研究”,对水利水电等生态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政策与制度、管理办法、技术方法、技术导则框架进行了探索研究,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水利水电)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之后重点开展了澜沧江、乌江、雅砻江、大渡河、汉江、黄河上游、北盘江、元江(红河)、红水河等主要河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针对公众关注的引水式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重点开展了瓦斯河、火溪河、宝兴河等河流水电开发的回顾性评价工作。选择丰满、小浪底、葛洲坝、龙滩等典型工程开展了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通过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或后评价,分析了水电工程实际造成的环境影响,完善了针对工程和流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要求。

 持续推进绿色水电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电环境保护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水电工程建设中落实“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在工程实践中,生态流量下泄、生态调度、鱼类栖息地保护、河流连通性恢复、鱼类增殖放流以及高坝大库低温水减缓等措施已逐步成为水电工程不可缺少的环境保护措施。集运鱼系统、升鱼机以及“鱼道+升鱼机”等过鱼型式方面也进行了技术研究和实践。

  针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水生态保护问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开展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支撑了我国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快速发展,在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和调控、水温影响减缓、过鱼、鱼类增殖放流、鱼类栖息地保护等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广泛应用到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与运行过程中。

  在河流生态流量调控技术上,基本形成了涵盖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设置和运行、生态调度以及生态流量在线监控方面的技术体系。低温水影响减缓措施的型式和技术选择从原来主要集中在叠梁门分层取水技术,发展到叠梁门、前置挡墙、隔水幕墙等均成为减缓措施的合理、有效选择。在过鱼技术上,形成了鱼道、仿自然通道、鱼闸、集运鱼系统以及升鱼机等多种过鱼型式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在鱼类增殖放流技术上,基本形成了鱼类增殖放流站规划设计、建造、设备设施生产、运行以及放流效果监测评估的技术体系。在鱼类栖息地保护及修复技术上,通过栖息地受损前后生境适宜性模型模拟,使生境保护及修复提升到定量评估阶段,并应用于生态保护与生境修复实践中。通过每个电站、每项措施的落实,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红水河、黄河、乌江、雅鲁藏布江等水电能源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有效地减缓了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探索开展流域综合监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流域水电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和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的委托,成立了流域水电综合监测中心,2017年7月,全面启动流域水电综合监测工作。截至2021年12月底,已启动450座大中型常规水电站数据的对接工作,完成436座水电站运行在线监测数据的接入工作,总装机容量2.47亿千瓦,占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的69%;基本完成全国30万千瓦装机以上常规水电站的数据接入。从监测水电站分布和装机占比来看,已基本实现全国主要流域和水电主要省区的全面覆盖。

  同时,建立了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数据专线,接入了我国4000余座主要水库或断面的水文数据;通过气象专线实现全国5千兆/每小时格点化降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实时数据的接入,初步具备水情和水能利用预警预报功能。为服务好政府相关部门和水电企业,流域水电综合监测中心定期向国家能源局和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电站业主报送旬报、月报、年报,不定期向国家能源局报送专题报告。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相关文件的要求,积极开展水电水利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数据接入等工作。目前,平台开发工作已完成,实现了用户访问权限分级、原始资料查询及调取、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流域环境监测及运行异常告警与部分数据自动分析等功能。在数据接入技术上,基于流媒体、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了一套安全、先进、稳定的水电水利工程数据采集工具,能快速打通水电工程运行调度和生态环境数据监测、传输、存储、分析、应用、管理的业务链,解决了多源异构、点对多数据采集问题。目前已经接入部分电站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完成了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和丰满水电站的试点应用,实现对水电站环评批复落实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环境质量数据、环保设施运行数据、调度运行数据、水生陆生调查数据的全过程监测管理。

  随着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格局逐步形成,剩余未开发的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该区域生态环境较为敏感,水电开发更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好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对接,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专业规划及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保护区的衔接与协调,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 0
Baidu
map